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中國軍方將領指責美國操縱諾貝爾和平獎

2010年11月3日

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長陳炳德指責美國在幕後推手,促使中國異見人士劉曉波獲得本年度諾貝爾獎。

中國軍方總參謀長陳炳德與德國國防部長古騰貝格會晤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

總參長面對到訪部長發表強烈反美指責

透露中國軍隊總參謀長陳炳德上述看法的德新社報導說:陳炳德是在本周二會見正在北京訪問的德國國防部長古騰貝格(Guttenberg)時提出針對華盛頓的指責的。陳炳德批評美國政府通過挪威政府向諾貝爾和平獎評獎委員會施加壓力。德新社援引陳炳德的話報導說,「如果有人反對美國政府,那麼他就是一個恐怖分子;如果有人反對中國政府,他就成為可以獲獎的人。」值得注意的是,陳炳德針對美國政府發出的指責,其內容雖然在中國官方迄今有關表態中並不少見,但他來自中國最高軍事指揮機構,時任權力極大的中共中央軍委委員。由這樣一位來自軍方最高級別的官員出面,向到訪的外國部長發出針對美國的強烈抨擊,政治表態的象徵意義非比尋常。

高層軍事交流無法迴避人權問題?

德新社在發表上述報導時,沒有進一步透露德國國防部長和中國軍隊實力派領導人會談的細節。但周二古騰貝格會見中國國防部長梁光烈時,雙方曾就人權問題,其中也包括劉曉波獲得諾貝爾和平獎問題,交換了意見。雙方會見後,古騰貝格對隨團訪問中國的德意志廣播電台記者發表看法時,強調了會談是「友好的,坦率的,明確的」,指出雙方只是各自介紹了自己的立場,在人權問題上,沒有達成一致。德意志廣播電台報導說,單就人權與相關的劉曉波獲獎問題,雙方交換意見就用了40多分鐘的時間,顯示德中高層政治交流中,以劉曉波獲獎為契機和象徵的人權問題,份量越來越大,即便雙邊高層的軍事交流,在涉及中國與國際社會合作,以應付例如阿富汗這樣的棘手問題的時候,也無法迴避人權這樣的敏感話題。

潘基文:只要時機和地點適宜,都會談及人權問題

與古騰貝格和中國軍方領導人會晤幾乎同時,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周二在北京中共中央黨校講話中,也再度提到了中國人權問題。聯合國秘書長辦公室在事後發表的一份報導中,援引潘基文的話說,「我們在進步,認同在全世界達到人權這個人類共同的目標,不僅僅是一種鞭策,它是我們現代世界和平與和諧的基礎,因此必須尊重表達意見的自由,必須保護捍衛言論自由的人士。」引文中雖然沒有直接提到劉曉波的名字,但西方媒體的分析認為,潘基文這番話是因為他近日來受到國際人權組織的批評,指責他對北京太過溫和,所以做出以上反應。潘基文的一位發言人周二對新聞界發表評論說,聯合國秘書長在與中國交往時,只要時機與地點適宜,都會始終如一地涉及這樣的話題。」

綜合:一通

責編:李魚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