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中國這樣監聽

2013年10月29日

美國情報機構「監聽門」事件引起人們對國家間相互監控做法的進一步關注。德語媒體強調,中國是對內對外均實施電子監控,這在中國政府那裡是傳統行為。

ARCHIV - Ein Anschluss für ein DSL-Kabel aus dem Telefon-Festnetz an einem DSL-Router, aufgenommen am 20.07.2009. Die geplante Erweiterung des Internet-Adressraums geht einen wichtigen Schritt voran. Die Internet-Verwaltung ICANN veröffentlicht am Mittwoch (13.06.2012) in London die Namen der Unternehmen und Institutionen, die sich für eine neue Adress-Endung beworben haben. Foto: Frank Rumpenhorst dpa (zu dpa «ICANN veröffentlicht Bewerber für neue Internet-Adressräume» vom 13.06.2012) +++(c) dpa - Bildfunk+++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

(德國之聲中文網)10月29日一期《法蘭克福匯報》刊登一篇記者發自北京的報導指出,對中國政界人士而言,準備被監聽是自己必須具備的一種心理的和專業的基本素質,在中國,監聽、監控無所不在,內外一致,其原因便在一黨專制本身:

「在一個強權無處不在、且首先經由監控手段得以體現的社會,人們對何人有權監聽何人這一權威的細微區別有著敏銳的感覺。……誰監聽誰?在中國,這一問題很自然地被理解為一個權力問題,一個國家獨掌權力的問題(在中國,首先是黨享有專權),及國家主權問題。誰掌握監聽器,誰就擁有主權!

「一名政府顧問在黨報《人民日報》上這樣概括道:『在數位時代,保障國家訊息主權已成為國家主權的新內容。』這一表述既概括了中國的審查和監視機構擁有專權的對網路的內控,也表達了它(中國)在全球網路戰中擁有同其它大國交手能力的決心。」

文章在回顧了11年前中方發現美國交付的江澤民專機被安置了竊聽器而中方當時未採取任何報復措施的歷史後寫道:

位於上海的61398「駭客部隊」大樓圖片來源: picture alliance / AP Photo

「今天,(中方的)反應可能會大不相同。不過,中國依然放棄指控美國政府機構直接從事網路間諜行為,相反,它還不斷地對自己在技術上的落後表示遺憾。外交關係學院的一名專家寫道,『我們目前的保護措施還很不夠,其範圍遠不及歐洲和美國。軍事科學院的一名專家也認為,中國的網路是『別國操控的目標』。

「此類謙虛的表態符合鄧小平『韜光養晦』的老要求,其義是,不張揚自己的能力,同時又表達了不惜一切代價擺脫技術落後狀態的決心」。

天安門10.28事件

北京天安門「10.28」事件也引起德語媒體關注。在當局迄今鮮少提供事件背景的情況下,德語媒體在相關報導中不約而同地對中國官方媒體語焉不詳的報導提出質疑,強調指出事發地點的政治敏感性。

《每日鏡報》這樣寫道:

「天安門廣場是中共權力的象徵性中心。毛澤東紀念堂便位於該地;廣場北側,明天早晨舉行升旗儀式,緊挨著廣場西北側的是公眾不得進入的政府駐地中南海。一再有絕望的請願人和示威者不懼無數的監視攝影頭、人員檢查和大量警察的存在,試圖在這個敏感的和具有歷史意義的地方舉行示威。大多數人在前往該處的路上就遭到逮捕。……在被問到天安門城樓前的這起奇怪事故是否可能是一次恐怖襲擊事件時,中國外交部的女發言人以訊息不足為由拒絕置評」。

「10.28」事件發生當天圖片來源: Reuters

當天的《日報》認為,有關方面在事發後的所作所為暴露了當局的緊張和害怕心理:

「中國當局擔心事件有可能被賦予政治含義的害怕情緒有多大,從審查當局的反應中也可看出。中國網路上的照片數分鐘內便被刪去。安全力量還一度扣留了美聯社的兩名外籍攝影記者,並銷毀了他們相機內的攝影底片。遊客也被扣下,並不得不交出相機。一名來自美國的女遊客通過推特報告說,被扣押兩小時後,她才被放人。

「成為鮮明對照的是,消除痕跡十分迅速。事發後,警察在一小時內便大範圍封鎖了現場,並搭起3米高的遮擋棚。近旁的一個地鐵站被關閉了數小時,平時川流不息的長安街上的交通一度停頓。到15時30分,封鎖解除。那輛燃燒的車輛和被撞得支零破碎的鐵柵欄蹤影全無」。

摘編:凝煉
責編:葉宣

[摘編自其它媒體,不代表德國之聲觀點]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顯示更多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