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遊客:愛喝水,吃團餐,打響指
2007年9月19日隨著中國經濟持續發展,有能力出國旅遊的中國公民越來越多。據專家統計,中國的境外遊人數每年遞增20%到30%。正是受這一巨大商機的吸引,參加此次科隆旅遊論壇的業內人士眾多。大會的題目也十分活潑有趣。比如中國遊客的消費能力和購物特點,旅遊接待中的中國文化和歐洲文化碰撞,中國旅行社通常選擇的德國和歐洲旅行路線等等。科隆旅遊局負責人索莫爾在會上介紹說:「科隆每年僅接待住宿的中國客人,就有1萬5千人之多。這裡吸引遊客的有科隆大教堂,萊茵河船上游。老城也值得一看。中國人熟悉的馬克思出生在特利爾,但他曾在科隆生活過很長時間。 」
近幾年科隆旅遊局大大改善了對中國遊客的服務。單從會場上散發的各種材料中,就能體味到這個機構對開發中國遊客市場的熱情。科隆簡介,科隆銷售首冊等宣傳材料,不但印刷精美,而且譯成了地道的中文。「我們還開設了中文網頁,培訓了100多名中國留學生或長期在這裡生活的中國人做導游。我們同中國500家組團單位保持著良好的合作關係。」
中國人有了錢,希望到國外看看。德國商家對大批中國遊客的到來喜笑顏開。但會上幾位發言人都提出了一個目前阻礙旅遊業大發展的問題,即中國遊客簽證難問題。德國環球退稅公司是一家負責遊客出境前購物退稅工作的公司。該公司對各國遊客購買物品的數量, 種類有著精確的統計。公司代表霍夫勒在會上羅列了中國遊客喜歡購買的歐洲品牌並指出,同其他國家遊客的購買力相比,中國遊客的購買力在全德國排位第二或第三。但遺憾的是,今年1至8月中國遊客在科隆地區的購物與比去年同期相比,已明顯減少。今年1至8月的購物消費金額為350萬歐元。而2006年同期為390萬歐元。遊客申請簽證難是其中的一個重要原因。「截至今年8月,總共退稅的發票有19223份,比去年同期少了5460個。這同中國人申請簽證困難有關。如果10個申請者中,只有兩人能得到德國簽證,那麼許多中國人必然會轉到捷克或匈牙利駐中國大使館申請簽證。 得益於申根條約,中國遊客可以從這兩個國家進入德國48小時。那麼限於路程,這些遊客去慕尼黑的機會肯定比科隆要多。」
不論怎麼說,幾年來中國遊客繁榮了科隆的飯店業,旅遊業和旅遊車租賃公司以及餐飲業。科隆老城的萊茵豬肘屋,2006年接待了5千多中國客人。其老闆威歇特特別介紹了中國遊客的一些就餐特點。「必須要準備大量的開水。歐洲人喝完一杯茶,如果不夠,會再要一杯。但中國遊客是加開水。他們還喜歡將所有的菜放在一個大托盤裡,大家一起吃。」
科隆德中經濟聯合會副秘書長姚紅星做的關於文化差異問題報告,引起了與會者的強烈興趣。會下她在接受採訪時就接待中國商務團,官方人士遇到的一些普遍性問題說:「比如突然打電話來說,下禮拜才到,或者突然改變行程提前到了,或轉機不從法蘭克福走了,你們最好到布魯塞爾接我們一下。這些突然計劃的改變讓德國人比較不能接受。還包括在大的國際性會議上有些中國企業家睡著了,或者題目不感興趣就一直講話,手機不斷地響。」
歐洲商旅報社長吳景遠在報告中總結的中國普通旅行團現狀的一句順口溜讓人在捧腹大笑後陷入深思。他說,由於中國人想在有限的時間內盡量多看景點,因此形成了現在的這種「上車睡覺,下車撒尿,到景點拍照,回家後什麼都不知道的特點」。
就中國和歐洲的一些文化上差異。他舉了一個現實生活中發生的例子。「有位中國遊客在巴黎一家西餐廳招呼服務生時打響指,法國服務生很生氣。因為這在法國只有叫狗才打響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