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社會

中國開放國內旅遊 全球觀光預計2023恢復

2020年5月4日

隨著中國境內疫情逐漸緩和,號稱世界最大旅遊公司-途易集團將重新開始向中國民眾販售旅遊服務。但是歐洲人想要出門渡假,還要再耐心等待一段時間。

Argentinien Flughafen Buenos Aires
阿根廷禁止旅客從有爆發新冠疫情的國家入境之後,機場空無一人的景象圖片來源: Getty Images/L. Yasky

(德國之聲中文網) 德國旅遊公司途易集團(TUI)在中國的分部表示,已經重啟其在中國的旅遊業務。

在暫停三個月的營運之後,歐洲最大的旅遊公司途易集團現階段推出的旅遊服務主要聚焦在山區與海邊的短期旅行,以及大城市郊區的旅遊方案。

途易集團執行長裘森(Fritz Joussen)在聲明中說,雖然集團在上海和北京的辦公室在疫情期間都持續營業,但是當局那時候不允許他們販售假期旅遊方案。聲明說: 「我們現在觀察到民眾對假日旅遊的需求已經累積到一定數量。未來幾周,途易集團中國分部將會逐步擴大供給。」

疫情爆發以來,各國紛紛實施旅遊管制以防疫情進一步擴散,但也都密切關注中國旅遊市場的發展情況作為未來規劃的參考。

從四月開始,中國內部的旅遊市場就有復甦的跡象,航空業專家也預期在國際旅遊恢復以往水準以前,大部分的國內旅遊項目都能恢復到以往景況。

但是為了防止病毒由國外旅客帶入而造成第二波疫情,中國當局仍然在一些地區實施交通管制,嚴控境外疫情輸入。例如在北京實施「第一入境點」措施加強來往旅客的檢疫,降低班機數量也大幅降低了進出的旅客數量。

媒體報導,漢莎航空不堪虧損向德國聯邦政府求助,已經獲得當局同意斥資近百億歐元相救。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AP Photo/M. Probst

疫情嚴重衝擊觀光旅遊業

聯合國旗下的15個專業組織之一-世界旅遊組織(UNWTO)也預測,國際旅遊的需求,或者說在旅遊景點過夜的需求,都會比2019年15億的記錄下跌三成。現在,航空業已經將近有三分之二的飛機因旅客數大減而暫停起降。有些觀光游輪直到十一月都不會再出航。

牛津經濟研究院(Oxford Economics)旗下諮詢公司Tourism Economics一度預測,因疫情降低的旅遊需求可能要到2023年才會回到以往水準。

旅遊業者埃及騎士旅遊創辦人哈德豪德(Mahmoud Hadhoud)說,就算疫情過去,要人們脫離恐懼,以及恢復過去的消費能力都還需要時間。

盼歐洲旅遊恢復

歐盟從三月以來就在各國邊境實施交通管制。裘森呼籲歐盟開始考慮重啟歐盟內部的旅遊。他說: 「歐盟和其會員國應該要擬定一個時間表,如何恢復歐盟內部的旅遊,讓人們有辦法在2020年出門渡假。」他提到希臘、賽普勒斯、西班牙加那利群島、奧地利、保加利亞等都在恢復旅遊業方面有所進展。

德國內政部訪澤霍費爾(Horst Seehofer) 在接受德國媒體圖片報採訪時,排除了為渡假者開放德國-奧地利邊界的可能性,擔憂可能會引發第二波新冠疫情。在此之前,奧地利伊施格爾滑雪勝地被披露與上百例德國和北歐國家的新冠確診病例有關聯。

張慈(路透社、美聯社)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