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之聲中文網)中國過去幾天新增的單日感染人數與前幾週相比持續增加,顯示疫情正在升溫。根據中國衛生健康委員會週一(7月18)的報告,前一天共新增598個確診病例,其中431例是無症狀感染者,無新增死亡病例。
中國正面臨新一輪新冠疫情,特別是變異病毒株進入中國後,快速傳播,也讓北京持續堅持的「清零政策」引發的亂像一再出現。像是廣州日前傳出有84個住戶隔離時,門鎖遭強拆。廣州市荔灣區新冠疫情防控指揮部週一(18日)在引發爭議後發聲明道歉。
「門鎖遭拆」事件是在上週五(15日)經由網路消息爆出,廣州邦華星際小區業主在飯店隔離期間,家門鎖遭到社區拆掉強行破門,涉及了一百多戶。同天下午,該物業工作人員向中國媒體《天目新聞》表示,事情大概發生在7月10日,因為收到「有人躲在家中」的消息,聯合防疫部門將確診病例的上下三層屋門強制破鎖。
物業人員向媒體解釋,「目的一個是為了消殺(室內噴灑消毒水),另外是為了防止有人躲在家中不出來。」當時社區民警的說法也和物業一致,並稱「政府是按照規定來做的。作為公民,在特殊時期就配合政府,之後應該會重新換鎖。」
這起事件引發中國網友高度關注、在網上熱議,認為「太過離譜」,並質疑該做法對抗疫沒有積極作用。事件發生三天後,廣州市荔灣區週一(18日)發佈通報,指事發街道負責人已經向住戶逐一道歉,承認錯誤並承諾會補償。
廣州市荔灣區疫情指揮部發佈的通告中寫道:「應急入戶排查做法簡單粗暴,忽視了住戶感受,傷害了群眾感情。」強調已在第一時間成立調查組,進行全面深入調查,會作出「嚴肅處理」。
對此,有網友稱「類似情況上海曾經出現過,可惜不接受教訓,鬧劇在廣州再次重現!」也有網友評論指出,「若拿所謂的為了安全做託辭,就可以隨便撬鎖進入私人住宅,那麼以後還可以為了安全進入一切私密空間,此風若漲,細思恐極。」
黃碼律師遭撤訴
另外,同樣在廣州市,中國實施的「健康碼」除了限制出行,更有律師因「黃碼」無法正常出庭參加訴訟,法院按撤訴處理。
中國媒體報導稱,一名在黃埔區辦公的律師,7月10日因疫情防控被賦黃碼後無法進入法院大樓。之後,她申請線上開庭,卻遭到法院拒絕,最後按撤訴處理,引發中國網上輿論關注。
深圳市光明區法院週日(17日)回應此事,稱已暫停相關人員職務,並向律師道歉。
兩年多來,新冠疫情以及「清零」政策給中國社會帶來不同的問題,例如,經濟增速放緩、失業率上升、民眾出行不便等。近期更傳出新冠康復者求職被歧視的情況。
圖片來源: REUTERS根據亞洲開發銀行今年4月發布的報告,繼2021年中國經濟出現復甦後,2022年和2023年中國的經濟增長將會放緩。原因是中國國內需求低迷的情況仍未改善。與此同時,國際貨幣基金組織4月20日對中國今年的增長預期進一步下調至4.4%。這個數字遠低於年初北京設下的5.5%目標。下調主因是中國抗疫採取強硬的清零政策、廣泛封控影響經濟活動,加上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加劇了對中國經濟的壓力。
圖片來源: STR/AFP/Getty Images近日一篇題為「我躲在上海虹橋的衞生間,不知道去哪」的文章在網路上引發熱議。文章內容講述了一名新冠康復者求職碰壁,被發現住在上海虹橋車站廁所衞生間,她表示「現在招工都不要感染過陽性的人」。對此,上海市政府表示也關注到相關情況,並指出勞動者依法享有平等就業和選擇職業的權利,呼籲對新冠康復者給予更多的關心,「不能給他們貼標籤,不在他們的工作生活中設檻,不能讓他們生活在不該有的陰影下。」
圖片來源: Koki Kataoka/The Yomiuri Shimbun/AP/picture alliance根據中國國家統計局6月中發布的最新經濟指標數據,疫情衝擊對就業的不利影響仍然持續。從總體失業率來看,5月份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是5.9%,16-24歲年輕人的失業率是18.4%,比4月上升了0.2個百分點。另一方面,今年中國大學應屆畢業生達1076萬人,比2021年多出167萬人,規模和增幅皆創下歷史新高。中國國家統計局已表示,隨著畢業生投入就業市場,可能進一步加重就業壓力。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在北京以「動態清零」為原則的防疫政策之下,中國希望最大程度地減少境外輸入感染病例的風險,因此一直採取嚴格的出入境管理限制,旅客入境後還必須接受嚴格的隔離。而在中國境內,一旦發現確診案例,就會立即實施大規模核酸檢測和封控。外界預測,健康碼和常態化核酸檢測將成為中國大城市的防疫日常。
圖片來源: Wang Zhao/AFP上海等城市曾經經歷長達數周的隔離,不僅讓許多居民面臨收入損失、家庭分離,吃飯難、看病難也是讓人發愁的問題。在疫情嚴控之下,民眾抱怨民生物資匱乏,快遞物流人力運力不足導致配送不及時,而民眾看病就醫的渠道也受到種種限制。西安封城期間,曾發生過孕婦因核酸檢測有效期超時而在醫院外等待過久不幸流產、心梗患者因無核酸檢測被拒診而不治身亡的事件。
圖片來源: Hector Retamal/AFP/Getty Images中國在防疫期間引入「健康碼「措施。對於各地居民來說,健康碼已經成為日常生活中另一張身份證,只要健康碼變成紅色,通常就意味著相關人員感染新冠病毒或者是密切接觸者,出行自由就要受到限制。日前在河南則發生了「天降紅碼」的狀況。今年4月,一些村鎮銀行的儲戶發現無法使用網上業務,他們向監管機構提出投訴,要求取出自己的存款,但是始終未能獲得答覆。儲戶於是前往河南村鎮銀行取錢,卻發現自己的健康碼變紅,從而被強制隔離或者限制出行,但他們的核酸檢測都顯示陰性。這起事件在網上引起熱議,人們開始質疑,原本用於防疫的大數據是否遭到濫用,甚至成為「維穩」的工具。
圖片來源: AP Photo/picture alliance在過去兩年半的疫情中,中國進一步縮緊對社會的管控。近日在天津市,有部分民眾因為未按時參加核酸篩查,被以逃避核酸檢測為由列入「失信名單」。旅美的中國人權律師滕彪認為,中國政府利用高科技與其他現代有效監控的技術,對公民社會進行全面的監視與控制,而在疫情期間,中國政府也累積了更多控制社會流動的經驗,可以預期的是,即便疫情結束,這套防疫措施也會持續。
圖片來源: Hecotr Retamal/AFP上海封城後,來自英文run的「潤」一詞成為中國的網路流行詞。除了許多在上海的外國人在解封後逃離上海,連曾為中國的新冠防疫政策叫好的中國經濟學家郎咸平也被指已舉家從上海遷到香港。彭博社援引投資移民諮詢公司Henley & Partners估計,由於嚴苛抗疫加上經濟放緩,約有1萬名中國富人正尋求離開中國。若他們移民成功,將從中國帶走480億美元。
圖片來源: Xinhua/IMAGO 媒體指出,廣州市黃埔區某地被劃定為臨時管控區,當時這名宋姓女律師7月10日正好在該處辦公,雖然連續兩天核酸檢測都呈陰性,卻還是被賦了黃碼。兩天後,由於有民事案件需要在深圳開庭,經聯繫希望改為線上開庭卻未獲得回覆。
該名律師開庭當天從廣州駕車往深圳,到達法院樓下之後卻無法進入,申請線上開庭遭到拒絕,最終被按未到庭撤訴處理。
這一事件爆出之後,引發輿論關注。深圳市光明區人民法院週日(17日)通過官方微博回應此事稱,宋律師反映因「黃碼」無法正常出庭參加訴訟,法院按撤訴處理確有不妥,現已依法予以糾正,已暫停相關人員職務,並向當事律師致歉。
「清零」衝擊國際人才流動
中國全球化智庫理事長王輝耀週日(17日)在英國《金融時報》發表評論稱,雖然中國的「清零政策」在遏制病毒方面取得明顯成功,並將死亡率控制得比美國及英國還要低上很多,但也深深影響中國經濟,特別是對中國和全球人才儲備造成嚴重衝擊。
王輝耀寫道,人員的跨境流動去年已大幅減少,中國公民進出中國的次數,與2019年相比驟降79%。對於外國公民來說,這個數字下降得更厲害,只有2019年的4.6%。
文中提及,「外國跨國公司駐中國的員工,無法回到總部進行知識分享、培訓和交流。同樣,中國的跨國公司旗下員工,也很難冒險去建立個人聯繫並獲得當地市場第一手資訊。」
王輝耀指出,這種脫節由於外國人才的外流而變得更加嚴重。中國歐盟商會估計,自疫情開始以來,多達一半的歐洲外派人員可能已經離開中國。
另外,中國的英國商會也估計,今年將有40%至60%的外國學校教師離開中國。不過,文中也提及,中國本地員工因此得到一些好處,因為跨國公司被迫加速本地化,並放棄由外國高管短期擔任關鍵職務的舊模式,本地員工可能被快速提拔。
「清零」政策對於中國經濟意味著什麼?
(綜合報導)
© 2022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