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中國面臨三大艱巨任務

2002年11月13日

在有關中國的報導中,德語媒體這幾天都是以中共16大為中心。德國記者們特別對向私營企業家敞開中共大門的三個代表的理論表現出了強烈的興趣。

中國共產黨:正在從列寧式革命先鋒黨向全民黨轉變?圖片來源: AP

商報的文章認為,「私營企業家入黨」並非只是闖入禁區,還標誌著政治路線的重大轉變。商報寫道:

「中共將從一支馬克思主義的精銳部隊轉變為一個暫且還明顯帶有專制主義烙印的社會民主黨。至少在字面上,中共滿足了13億中國人的願望。畢竟,中共16大召開前,中國社會調查所對3000名中國人進行了民意調查。80%的人贊成選舉人民代表,91%的人抱怨司法不公,40%的人認為中共應該加快社會和政治改革。」

但是,對於中國是否將在近期內進行政治體制改革,商報則持懷疑態度。商報寫道:

「照目前看來,即便中共產生了新的領導層,政治體制改革也並非指日可待。中宣部副部長,中共16大的新聞發言人吉炳軒上周五表示說:「我們決不會照搬西方的政治體制。我們必須在三個要素之間求得平衡:也就是共產黨的領導,人民的自決權和法制國家的建設。

同時,中國必須完成三大艱巨的轉型任務:一是農村的城市化,二是從一個封閉型社會轉變為一個開放型的社會,三是從計劃經濟轉為市場經濟。由此產生的副作用對中國造成了巨大的威脅。儘管如此,除了經濟領域外,其它方面的改革也還是有一定的空間。「中國新一代領導人」一書的作者李成說,「新一代將是最不教條主義的一代。」西方商人也強調,他們在中國政府機關中碰到越來越多高素質的「公家公僕」。對此,總理朱容基功不可沒。在即將退位的第三代領導層中,只有0,6%的人當過律師,而在第四代領導層中,律師比例則佔5,5%。」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