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中國龍亮相埃森亞洲之家15周年慶祝會

2010年10月5日

本月,埃森亞洲之家以及其合作的中文語言學校共同迎來15周歲生日。拿筷子撿玻璃球,學習毛筆字,用簡單的漢字做填字游戲,各種講座以及藝術展,地方不大的埃森亞洲之家裡好不熱鬧。記者安靜參加了慶典活動,瞭解到該組織在中德交流之間所做的工作。

埃森亞洲之家的舞龍表演圖片來源: Asienhaus Essen

亞洲之家雙喜臨門

舞龍表演是亞洲之家15周年慶典上的重頭戲之一,伴隨著陣陣喧天的鑼鼓聲,15米長的巨龍舞動在鋼筋矗立的魯爾區海關聯盟舊址。慕名而來的路人越集越多,最開心的要數一路跟在巨龍身後手舞足蹈的小朋友了。這支舞龍隊是由埃森亞洲之家資助的中文語言學校的家長自發組成的。為了這次慶典他們特地在工作之餘,忙裡偷閒的排練了兩個星期。校長李培培回憶學校落戶亞洲之家的原因:"創立之初,他們都是以為亞洲之家是搞政治的非政府組織機構,資助建立一個中文學校好像有點不倫不類,當時的主席費羅因得貝格爾(Günter Freudenberg)就拍板說,所謂的亞洲之家沒有中國的部分,那怎麼能稱之為亞洲之家呢?我覺得我們這個中文學校和其他中文學校有一點不同的就是我們主動地融入德國的主流社會,我們就跟他們在一起,他們搞活動,我們也有活動。"

亞洲之家的中國研究小組

確實,亞洲之家最初是一個由亞洲基金會、韓國交流與研究中心、菲律賓辦事處以及東南亞訊息中心等機構合並而成的非政府組織聯盟。該聯盟總負責人弗客樂(Klaus Fritsche)對15年來亞洲之家取得的成績表示滿意,他舉例:"比方說,15年前我們剛建立的時候,因為是由不同的組織合並而成,並沒有中國工作小組,而現在我們已有一個運作良好的中國研究小組。因為中國對亞洲,甚至對整個歐亞關係來說都很重要。"

作為非政府組織的亞洲之家,資金主要來源於亞洲基金會 ,會員的自願捐款,教會資助以及歐盟和其他基金會。弗客樂強調該組織之所以特別,正是因為他們希望在歐亞公民社會之間起到建立橋樑與紐帶的作用,加強歐亞洲非政府組織機構之間的合作與交流。他們主要把精力集中在捍衛人權,保護環境以及建立公平社會等議題上。然而這些話題在中國卻不是特別的喜聞樂見,弗客樂透露與中國夥伴合作中經常遇到的問題:"我最先碰到就是距離遙遠、語言不通以及思維方式等問題。中國雖然有很多與環保有關的非政府組織。但是中國的大環境很特殊,他們的工作流程和歐洲的類似機構也截然不同。不過與其說這是問題,不如說是挑戰。當然我們也會經常問自己,怎樣研究中國這種特殊條件下的人權議題。"

要解決這些問題需要從長計議,弗客樂領導的團隊不僅在中國面臨各種挑戰,而且據弗客樂介紹,目前不少歐洲非政府組織對於和中國類似的組織合作依舊心存顧慮。所以他們的重要任務之一就是在德國甚至整個歐洲真實客觀的傳播有關中國的訊息,盡量減少人們腦中固有的偏見和錯誤的評價。

亞洲之家目前最大的以中國為研究中心的項目是歐盟-中國公民社會論壇。該論壇致力於改善歐洲和中國公民社會組織之間的合作並使歐中關係得到切合實際的評價。該項目的負責人之一蘇娜(Dr. Nora Sausmikat)博士繼續補充他們的工作內容:"我們通過印刷出版物和網路,同時面向歐中公眾公佈訊息和資料。我們也會為學校提供一些相關展覽,我們會和歐中的公民社會組織一些學術交流考察等活動。舉辦學習班和研討會等。"

中國研究小組最近又建立了一個名為"來自中國的聲音(www.stimmen-aus-china.de)"的網站,他們試圖以此為平台將中文文章,短評和線上文稿進行系統化總結和整理,提供給感興趣的德語網民。

應邀參加慶典的德國人楊漢吾(Helmut Janus)因為工作的關係經常往返於兩國,所以對他來說今天的很多節目已經不是第一次看到,他用一口流利的中文評價此次活動說:"這是一個很好的機會,讓德國人去瞭解他們的工作情況,也有滿多有意思的活動,所以我感覺這個活動很好。"

作者:安靜

責編: 葉宣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