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中巴經濟走廊有爭議

2013年7月8日

巴基斯坦總理謝裡夫訪問中國之際,中巴雙方簽署了一系列經貿合作協議,其中最讓人矚目、也是最有爭議的是"中巴經濟走廊"項目。

A freighter is seen anchored during the opening ceremony of the Pakistan's Gwadar deep-sea port on the Arabian Sea, 460 km west of Karachi, March 20, 2007. The Gwadar Port, a port built with Chinese funds and technology in southwest Pakistan's Baluchistan on the Arabian Sea, started operation on Tuesday. Commenced in March 2002, the 14.5-meter-deep Gwadar port has a designed annual throughput of 100,000 TEU of containers, 270,000 tons of general cargo and 450,000 tons of bulk grain. Foto: Xinhua /Landov +++(c) dpa - Report+++
2007年瓜達爾港竣工時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

(德國之聲中文網)謝裡夫再次當選巴基斯坦總理後不到兩月,第一次出國訪問便前往北京拜訪"全天候朋友"中國。此次行程簽署的8項協議中,最受人關注的是修建中巴經濟走廊項目,計劃投資180億美元。這個約2000公里長的項目被描繪成"遠景規劃",它連接巴基斯坦的瓜達爾港和中國新疆的喀什,包括公路、鐵路交通、油氣管道運輸以及光纜鋪設。

由中方負責承建的瓜達爾港口於2007年開始營運,目前的經營情況並不理想。人們希望,該港的經營權於今年2月由新加坡國際港務集團(PSA)轉交給中國海外港口控股有限公司(China Overseas Ports Holding Co.Ltd.)後,再度擴建成為深水商業港,加上計劃中的經濟走廊項目,能夠為當地經濟帶來繁榮。

謝裡夫受到李克強的歡迎(2013.7.5)圖片來源: Reuters

一旦這一經濟走廊竣工,西亞石油可以直接船運到瓜達爾港,經過巴基斯坦國內很不安定的省份,穿過喀喇昆侖山脈進入中國。目前,中國從中東進口石油需要經過12000公里的運輸才能抵達中國的港口。中國社科院亞太研究所的劉小雪博士對德國之聲說,對中國而言,這條中巴經濟走廊有著十分重要的經濟戰略意義:"中國一直在想有一條能夠繞過馬六甲海峽的石油運輸線,比如在緬甸修建輸油管道。現在這條線則是將西亞石油從紅海,路經巴基斯坦進入新疆的煉油廠。但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瓜達爾港也可以是個中轉站,將中國企業計劃在阿富汗開采的銅以及其他原材料,通過公路或鐵路運到中國國內。不僅如此,瓜達爾港還有其軍事戰略意義,可以成為中國海軍深入印度洋的基地,直接同印度海軍展開競爭。

經濟走廊的風險巨大

這一項目本身包含了很大的風險。美聯社就這條中巴經濟走廊評論道,它的地理和安全挑戰讓人擔心。它不僅經過塔利班控制的領地,而且還經過俾路支省,在那裡,獨立運動不斷湧現,當地人反對政府一直由旁遮普人主導,控制當地事務並掠奪自然資源。位於華盛頓的德國馬歇爾基金會的中巴事務專家斯摩爾(Andrew Small)認為,輸油管道和鐵路運輸更可靠,"長遠看,所有這些安全隱患都難以排除,它們會不斷困擾項目的可行性。"

推動經濟發展,換取政治支持

另一方面,巴基斯坦希望中國在該國擴大投資,推動當地經濟。目前,巴基斯坦經濟受到效率低下、裙帶關係、能源供應不足以及國內政局不穩的嚴重影響。不過,即便在這種條件下,去年中巴兩國的貿易額首次超過120億美元。但專家認為,兩國間的貿易發展決非"持續性的"。劉小雪博士對德國之聲說,"巴基斯坦能出口到中國的商品太少,同中國的貿易逆差極大,佔到該國整個貿易逆差的一半以上。"

瓜達爾港在阿拉伯海沿岸

中國則希望巴基斯坦打擊逃往巴境內的維吾爾分離主義者。巴基斯坦稱,過去數年他們曾擊斃或引渡多名這類武裝人員,但承認還有一些留在了該地區。中巴還簽署了一項連接中國邊境同拉瓦爾品第的光纖協議,以幫助巴基斯坦進入國際通訊網路。這個計劃3年的投資項目總額為4400萬美元,中國承擔85%,巴基斯坦承擔餘下部分。中國向巴基斯坦提供高額援助並在那裡大舉投資,而伊斯蘭堡則在穆斯林少數民族問題上支持北京,不像其它伊斯蘭國家那樣屢次批評中國的新疆政策。

綜合報導:李魚

責編:葉宣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