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拉論壇:習近平反「關稅戰」、盧拉「不依賴任何一方」
2025年5月13日
(德國之聲中文網)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5月13日在北京的中拉論壇上承諾,將向拉美提供660億元人民幣信貸資金額度。約30個拉美國家出席三年一度的該部長級會議。
習近平向巴西總統盧拉、哥倫比亞總統佩特羅等表示,中國還將進口更多拉美優質產品,並鼓勵中國企業擴大對拉美投資。
合作向高技術領域擴展
習近平稱,除基礎設施、農業糧食、能源礦產等傳統領域外,雙方還將擴展新興領域如清潔能源、5G通信、數字經濟、人工智慧。他提到中拉衛星合作,以及秘魯錢凱港順利開港。
同2015年中拉論壇上北京首次提出金額的相比,660億人民幣的信貸額度還不到一半。中國經濟放緩的同時,貸款的意願也有所減弱。
習近平還宣佈對五個拉美國家免簽,但沒有透露細節。
2/3拉美國家加入一帶一路、中國成多個國家最大貿易夥伴
習近平在致辭中儘管沒有提及川普,但表示「關稅戰、貿易戰沒有贏家」,「面對地緣政治和陣營對抗暗流湧動,單邊主義、保護主義逆流滋長」,中方「堅定維護多邊貿易體制」。
巴西總統盧拉則強調拉美地區不依賴於任何一個大國。「理解這一點很重要,即(拉美的命運)不依賴於任何人,無論是習近平主席,還是美國,抑或歐盟,而是僅依賴於我們是否有成為偉大的意願,還是繼續渺小。」
盧拉還表示,拉美地區「不想重演歷史,開始一場新的冷戰」。「我們的目標是致力於多邊秩序和全球福祉。」
不過,巴西正在與中國更為靠近。去年中國從拉美國家進口的2400億美元商品中,巴西佔到近一半。據中國海關數據,中拉雙邊貿易額2024年為5250億美元,2013年為4500億美元,2000年則僅為120億美元。
哥倫比亞總統佩特羅則表示,此行有意簽署一份加入北京「一帶一路」倡議的協議。三分之二的拉美國家已加入「一帶一路」。不過,在巴拿馬等國,該倡議也遇阻。
與此同時,中國已超越美國,成為巴西、秘魯、智利等拉美國家的最大貿易夥伴。智利總統博裡奇表示,該國與中國的經濟關係將會躍升。
中國在拉美擴大影響力,除抗衡美國之外,也擠壓台灣。台灣12個邦交國中,有7個在拉美。其中兩個邦交國海地和聖盧西亞派代表出席了北京的中拉論壇。
關稅戰讓北京在拉美受益?專家:拉美國家無法選邊站
巴西還計劃修建一條通往錢凱港的鐵路線。據媒體報導,哥倫比亞至少也在考慮加入「一帶一路」。委內瑞拉則尋求與中國石油企業更緊密合作。
特別是當前的貿易戰可能將拉美地區進一步推向中國。哥倫比亞Icesi大學學者魯溫斯基(Vladimir Rouwinski)向德國之聲表示:「對拉美國家最重要的是,瞭解新的游戲規則現在如何運作。我們目前觀察到很多不確定性。」
而中國似乎實行更為長期的戰略。「中國不會在一周後就改變戰略」,魯溫斯基說道。不過,中國可能短期內借助拉美作為本國的經濟支柱之一。一方面,拉美可能成為中國產品的銷售市場,另一方面作為原材料和糧食來源可能更為重要。
但巴西政治學者桑托羅(Mauricio Santoro)向德國之聲強調:「拉美國家不願、也無法在美中之間抉擇」,因兩國對其都非常重要。
DW中文有Instagram!歡迎搜尋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淺出的圖文與影音報導。
© 2025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