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斷近兩年 北約-俄羅斯理事會重啟會議
2016年4月20日(德國之聲中文網)在波羅的海上,兩架俄羅斯戰機在美國"唐納德‧庫克"號驅逐艦上空盤旋兩天。距離越來越近,直至不到10米。一天後,一架俄羅斯戰機試圖在波羅的海上空攔截一架美國偵察機。華盛頓抗議這一"危險"舉動。兩次事件發生在北約-俄羅斯理事會本周三(4月20日)在布魯塞爾會議前一周。此次會議是中斷兩年來,北約-俄羅斯理事會首次舉行大使級別會晤。
慕尼黑安全會議主席伊申格爾(Wolfgang Ischinger)認為,波羅的海兩次事件凸顯北約-俄羅斯理事會恢復對話的重要。他提議設立"共同避免軍事危機委員會",以防擦槍走火引發嚴重後果。
莫斯科卡內基中心主任特雷寧(Dmitri Trenin)也提議設立24小時緊急聯絡渠道。
2002年成立的北約-俄羅斯理事會曾兩次中斷:一次是2008年俄羅斯與喬治亞之間的武裝衝突,一次是2014年烏克蘭危機。
如今,北約希望恢復與俄羅斯的對話。這裡所指的是正式會晤,因為直接對話的渠道從未關閉。會議的籌備歷時半年之久。德國外長施泰因邁爾格外予以支持。但據媒體報導,特別是北約的東歐成員國對北約-俄羅斯理事會重啟會議頗為質疑。
在北約方面,烏克蘭危機仍居議程首位。此外還涉及軍事行動的透明度和降低風險。
在俄羅斯方面看來,重啟對話被視為北約承認自身的錯誤。俄外交部發言人稱,莫斯科將表達對北約"遏制政策"的不滿。
觀察家預計,對話議題還將涉及:俄羅斯批評美國自2017年起在東歐部署坦克旅的計劃。蒙特內哥羅加入北約的計劃也受到莫斯科強烈批評。半年前,北約成員國土耳其在土敘邊界擊落一架俄罗斯戰鬥機。
但不少專家認為,布魯塞爾此次會議不會取得突破。美國智庫"外交政策委員會"的布朗克(Stephen Blank)向德國之聲表示,這更多是外交上"交流看法"。特雷寧也認為,這主要是象徵意義。
俄羅斯和美國專家對波羅的海新近事件的評價有所不同。布朗克認為,俄羅斯人的目的是顯示實力,證明他們可以"發號施令而且不用付代價"。這位美國專家呼籲下次以強硬態度和手段回應。莫斯科特雷寧則認為,俄羅斯的舉動旨在平衡與西方的"不對稱對抗"。俄羅斯顯示願冒更高風險,"在其海岸及重要目標附近對北約進行震懾"。特雷寧認為,兩次事件與北約-俄羅斯理事會會議沒有直接關聯。
使用我們的App,閱讀文章更方便!給yingyong@dingyue.info發送一封空白電子郵件就能得到軟體和相關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