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中日衝突:中國小勝日本大贏

2010年10月1日

中日兩國間由「撞船事件」引發的衝突已經持續了近一個月之久,隨著雙方先後釋放扣押的對方國民,兩國態度都略有緩和。有學者分析說,在這一場衝突中真正獲益的是日本。

9月24日,日方宣佈釋放中國船長詹其雄圖片來源: AP

9月初中日兩國間在具有主權爭議的釣魚島(日本方面稱其為尖閣諸島)海域發生撞船事件後,兩國外交紛爭持續近一個月,關係明顯受到影響。中日兩國間諸多政治、文化交流團受氣氛影響被迫暫停交流計劃,一些旅行團也宣佈取消。

昨日(9月30日)中國國家安全機關釋放了三名涉嫌擅闖軍事禁區並進行非法錄影的日本人,還有另外一名日本人仍處在拘留中。日本共同社分析說,中國正在放「十一」7天長假,「政府機關原則上休息」,最後一名被拘日本人的釋放「有可能被拖到長假以後」。

日本首相菅直人10月1日在國會發表施政演時一方面批評中國在「撞船」事件發生後對日批評不斷升級,另一方面也強調了日中關係的重要性,希望改善兩國關係。日本媒體評論稱,菅直人的表態顯示出對華軟硬兼施的姿態。

偶然衝突引出持久矛盾

2010年可以說是中日兩國作為世界經濟大國地位發生逆轉的一年。今年8月,日本官方公開承認,日本國民生產總值被中國趕超。中國正式取代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日問題研究學者劉檸分析說,隨著兩國經濟地位發生的變化,中日兩國在釣魚島、東海氣田開發等問題上發生摩擦的比例也會更為頻繁。

劉檸認為,9月初發生的中日「撞船」事件應該也只是一次偶然衝突。「有一個最起碼的事實,在漁船相撞的時刻,周圍有160條中國漁船在有爭議的海域捕撈。所以對海上保安廳來說,這種現象也是司空見慣的。大多數是警告之後漁船就離開了。但這條漁船情況比較特殊。日本兩條巡邏艇先後打訊號,但是這條漁船與巡邏艇周旋了3個小時,最後猛然撞去。海上保安廳覺得可能不是一般的漁船,可能有什麼背景。所以就派人上去搜查,最終逮捕了船長和船員。」

硬碰硬,誰是贏家?

撞船事件發生之後,中日雙方的應對態度都相當強硬。中國船長詹其雄在日本被扣押18天後才獲釋,這同幾年前發生過的中國保釣人士登上釣魚島被日方短暫扣留後即釋放的結果完全不同。在日華文媒體人張石介紹說,事情發生時,日本首相菅直人正在和小澤競選民主黨總裁,因此沒有在第一時間做出應急反應。另外現任日本外相的前原誠司屬於對華強硬派。「他認為,犧牲中日關係會讓日美關係變得更好一些。前原覺得,如果和中國發生一點事情,可以喚起沖繩人的危機意識。實際上他的這個目的達到了。」

中國方面也是按照先例希望通過施加強大的外交壓力迫使日本迅速放人。中日問題研究學者劉檸表示,也不排除中國高調應對實為「項莊舞劍意在沛公」,可能是對日施壓給美國看,以此探底日美關係。「開始的時候美國持觀望態度,沒有介入。美國前副國務卿阿米蒂奇認為,中方高調應對,顯然是看到民主黨上台後日美關係的疏離。中國認為一定程度上對日本施壓,美國肯定不會插嘴。」

劉檸認為,中方探底的做法雖然直接謀求到的結果是促使日方最終放人,但是距離本身希望達到的目標卻南轅北轍。他說,日本表面上屈服了中方的壓力,但實際上卻獲得了更大的利益。一方面日本按照國內法的程序沒有在第一個10天釋放中國船長,在爭議島嶼的主權問題上不但沒有鬆口,反而更為強化,另一方面,美國國務卿希拉蕊‧克林頓明確做出表示:尖閣諸島適用於《日美安保條約》第5條。劉檸說,這會令日本感到在釣魚島問題上獲得國際社會和美方的巨大支持,是一顆定心丸。再有不能不提到的就是日本新公佈的2010年版新《防衛白皮書》,劉檸說:「白皮書中明確在西南海域合法增兵1.3萬。這意味著由目前海上保安廳在有主權爭議海域巡邏的防衛程度有可能被置於日本海上自衛隊的防衛體制中。這種政策在平常時期肯定會引起國際社會巨大反應。但是現在在雙方輿論高度對峙的情況下,對日本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收獲。」

作者:洪沙

責編:葉宣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顯示更多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