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中東之行:空手而來的德國外長

2002年2月14日

儘管菲舍爾的中東之行是空手而來,但是會晤阿拉法特,就是要表明歐盟將其仍視為巴勒斯坦陣營裡唯一的會談夥伴。歐洲和美國在中東問題上的區別越來越明顯。

自12月來,阿拉法特實際上已遭軟禁圖片來源: AP

德國外長菲舍爾今天已經開始他在特拉維夫的會談日程。菲舍爾外長從開羅抵達特拉維夫後,首先同以色列國防部長本埃利澤舉行了會談。

星期五,菲舍爾還將會晤以色列外交部長佩雷斯,及以色列前總理巴拉克。原定於今天同以色列總理沙龍舉行的會談因沙龍患流感被迫取消。

空手而來的德國外長

德國外長菲舍爾本次出訪中東,可以說是空手而來的。他即沒有帶來和平計劃,也不準備提出具體的倡議。他來訪的目的就是傾聽各方的意見。本周早些時候,菲舍爾外長的發言人米歇雷斯就已開始營造氣氛,奉勸大家不要對菲舍爾的中東之行抱持過高的期望。米歇雷斯表示,菲舍爾此行只是出於實地瞭解情況的目的。他表示,中東目前已經陷入嚴重的僵持狀態,因此,菲舍爾外長只是想同爭執雙方恢復接觸,緩解緊張氣氛。

歐盟立場:阿拉法特仍是巴勒斯坦陣營中唯一的會談夥伴

星期六,菲舍爾將前往拉馬拉會晤巴勒斯坦領導人阿拉法特。從12月初以來,阿拉法特實際上已經遭到軟禁,與此同時,以色列還宣佈,阿拉法特已經是一個無關緊要的政治人物了。菲舍爾前往會晤阿拉法特,就是要表明歐盟的立場。對歐盟來說,阿拉法特仍然是巴勒斯坦陣營中唯一的會談夥伴。

歐盟和美國之間的分歧

歐洲人對中東的關注與日俱增,巴勒斯坦方面對此應當是樂觀其成的。因為,在巴勒斯坦人看來,美國早已不再是真誠的調停人了,而是明顯轉向了沙龍一方。沙龍想一勞永逸地永遠制伏巴勒斯坦,想將阿拉法特趕下政治舞台,上周沙龍在出訪華盛頓期間,雖然沒能獲得美國的鼎力支持。但這對巴勒斯坦人來說已經不很重要了。巴勒斯坦最大的一家報紙撰文指出,美國人為沙龍大開綠燈,將導致中東局勢的進一步緊張化,沙龍會因此更加變本加厲,將採取更為極端的措施,從而,使任何緩解及穩定局勢的努力化為烏有。

美國及歐洲在中東問題的區別越來越明顯。對於美國人來說,中東的血腥衝突首先是一個安全問題,因而,美國毫無保留地支持沙龍反對巴勒斯坦恐怖行為的鬥爭。而歐洲人則認為,必須從政治層面上開展結束暴力衝突的努力。法國方面提出建議,認為恢復談判之前,應當在巴勒斯坦舉行選舉,然後以色列應當承認巴勒斯坦獨立建國。德國方面的建議是,舉行全民公決,由巴勒斯坦人決定政治解決衝突的方案,並承認以色列的存在權力。

而現在的問題在於,歐盟並沒有就中東危機制定出明確的方案,這對沙龍來說,無疑是一件好事。沙龍認為,一向支持巴勒斯坦的歐洲人不應當介入以巴雙方的爭執。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