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中歐投資協議:法國學者評以倒退求前進

Ya Chun Wang
2021年1月16日

一改去年年末的強勢,法國近日表態,中歐協議是讓北京在人權方面取得進展的「重要槓桿」。不過也有法國學者質疑「歐盟是優先維護經濟利益,還是歐洲的價值觀?」

Symbolbild EU - China
圖片來源: Jason Lee/REUTERS

(德國之聲中文網)2020年12月30日,在德國代表結束為期六個月的歐盟理事會輪班主席的前一天,中國和歐盟達成了長達七年交涉的中歐投資協議。此協議紙面上的主要目的是改善中國市場准入機制,其討論內容牽扯到勞工剝削和維吾爾族人權問題也讓許多歐洲議員和學者唏噓不已。

過去二十年來,中國對歐盟的投資達到1200億歐元,而歐洲對中國的投資則高達1400億歐元。2008年的金融危機給予中國企業機會參與歐洲的能源,交通,汽車,房地產,甚至港口管理等領域。與此同時,歐洲公司在中國市場內卻面臨種種挑戰。中國電信到交通,能源和輪胎行業等各領域仍然對外國投資者閉門不見。該協議將推進歐洲投資者進入14億人口的中國市場。它涉及各個經濟領域,包括能源汽車,雲服務,金融服務和健康保健等行業。

在中國市場上最有地位的德國企業將是《歐盟─中國全面投資協議》的領先受益者:巴斯夫(BASF), 大眾(Volkswagen),西門子( Siemens),寶馬 (BMW), 戴姆勒(Daimler)等等。

值得注意的插曲是,在德國代表的積極主導下,年末前簽署《歐盟─中國全面投資協議》(EU-China Comprehensive Agreement on Investment)幾乎是勢在必行。 最後幾輪談判中各國議員明顯的表達了對中共在人權議題上的不滿。法國為首,法國外貿部長李斯特(Franck Riester)在12月23日表示,如果中國政府不批准國際勞工組織(ILO)禁止強迫勞動的公約並對可持續發展做出明確承諾,法國便會在投資協議投出意義重大的反對票。

在短短一週內時間,中國鬆口"承諾"致力於批准國際勞工組織的基本公約,包括那些禁止強迫勞動的公約。此承諾並沒有平息歐洲議員們的怒火,並指責歐盟為經濟利益犧牲了維吾爾人的命運以及銳減了與美方合作的契合度。

或許是經過七年冗長的討論,讓法國在協議達成後便一改年前的強硬,認為在沒有真正的成果前只要歐洲持續施加壓力,中國便能批准"禁止強迫勞動"的國際公約。李斯特近日聲明,歐盟不會要求中國在批准投資協議簽署前簽署強迫勞動的禁令,但會堅持北京制定改革"日程表"。

"我們將定期向中國施加壓力,要求其批准禁止強迫勞動的公約 […] 我們有幾個月的時間來制定日程表,以及決定如何監管," 李斯特在週二時表態。

"這項協議或許會阻礙歐洲在未來部署完整的防禦性經濟措施,以反擊中國的不公平貿易和投資戰術,"中歐專家、 Rhodium Group的總編輯諾亞。巴爾金(Noah Barkin)這麼說道, "這(項協議)可能會讓美國新政府下的跨大西洋商議變得更加困難。"

一位歐盟委員會官員對政要新聞POLITICO圓場說:"這是一個重要的承諾,同時這並不影響歐盟制定自主文書打擊強迫勞動的必要性。"

在德國結束為期六個月的歐盟理事會輪班主席前一天,中國和歐盟達成了長達七年交涉的中歐投資協議圖片來源: Johanna Geron/AP/picture-alliance

「前進一步,後退兩步」

現任哈佛大學甘迺迪學院針對中國和亞洲研究的法籍高級研究員勒克雷(Philippe Le Corre)對歐盟簽署中歐協議的作法並不看好。他在法國觀點雜誌(Le Point)的社論文章中提出:中歐關係:前進一步,後退兩步。

他指出,在協議達成不到一週後,已有53位民主領袖因香港國家安全法被捕。再爾,從中國對維吾爾族的大規模鎮壓,對親近台灣的歐洲政府冠上罪名並直接施壓, 到因網絡安全考量而排除使用華為5G的政府官員的直接威脅都是歐盟不得不正視的問題。

"歐盟是先優先維護經濟利益,還是歐洲的價值觀?"簽署中歐協議是在人權議題上做了讓步。勒克雷進一步指出,就在美國下任總統就職前夕,中國一改七年來的懈怠並向布魯塞爾發出了前所未有的積極信號 :"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德國委員會受柏林影響並屈服於來自企業的壓力。德國軸心企業認為拒許多國家於門外的中國市場會是他們的救命稻草。"

在遺憾歐盟沒能進一步推進維吾爾人民人權問題的同時,勒克雷也明白:"即使是在2021年,西方也無法在人權或工人權利方面改變中國的作法,但歐美可以在貿易以及法治方面捍衛自己的價值觀和原則。" 他熱切希望中歐投資協定能夠讓這項辯論得以展開,而不是結束。

歐盟貿易總署將在下週公佈中歐投資協定文本,若此協議在歐盟議會中通過,其簽署仍需要幾個月時間。

© 2020年 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