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中澳鈾礦合作走出第一步

當遠2006年4月3日

中國與澳洲签署了核材料轉讓協定。正在澳洲访问的中國總理溫家寶表示,這一協定僅僅是中澳在鈾礦石合作領域的第一步。據估計,要等到2010年,中國才能夠從澳洲获得第一批鈾原料。澳洲被看成是美國的親密政治盟友,而此次向中國提供核原料有可被用在軍事領域。中國希望通過與澳洲的合作達到什麼戰略目的?澳洲在中國和美國之間到底持什麼樣的權衡之計?

溫家寶在坎培拉圖片來源: AP

據報導,中國將在今後的20年內新建50個核電站。此次與澳洲签署的鈾礦石供應協定是保障這些核電站營運的第一份框架文件。澳洲蕴藏了世界上40%已探明的鈾資源,每年有能力向中國提供2萬噸礦石。同時,澳洲也是美國在太平洋地區重要的夥伴。不久前,美國、日本和澳洲刚刚舉行太平洋地區安全戰略會議。普遍認為該會議是為了遏制中國的軍事崛起。德國柏林政治和科學基金會的凱‧穆勒博士分析說: 北京政府傾向自然資源豐富的美國盟友,例如澳洲,抛出經濟誘餌,試圖從經濟上拉攏這些國家。

「中國雖然國內有鈾資源,但是北京政府希望通過經濟合作的槓桿,在例如軍事合作等十分敏感的話題上,拉攏澳洲,从而試探美國與澳洲之间關係紐帶的牢固性,避免美國在太平洋地區製造美日澳三國聯手制衡中國的局面。」

國際社會擔心澳洲提供的鈾被中國用於非民用的核計劃。但澳洲外交部表示,中國本國的鈾資源就可以滿足軍事目的,不一定需要等澳洲提供鈾礦石。溫家寶在與澳洲总理霍華德會談時,也強調澳洲出售的鈾將被用在民用領域,而且不得轉手到第三國。

穆勒博士說:「澳洲试图消除國際社會對這一條約的誤會。美國對這一條約也沒有提出反對。但是如果中國真得存心將這些資源用在軍事領域,對這些核原料的用途進行核查也會十分困難。因此,這一條約是國際社會對中國做出承諾是否可靠的檢測,也是對澳洲与美國夥伴關係是否可靠的檢測。」

據報導,美國國務卿賴斯上月獲悉中澳簽署核原料合作條約時並沒有表態。溫家寶總理也表示,與美國聯盟的國家也可以和中國做朋友。但是澳洲鉴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是美國在台灣問題上必須依賴的戰略夥伴。中國2005年通過的《反分裂國家法》規定,如果台灣宣佈獨立,中國可以使用非和平手段。穆勒博士說:「台海問題將考驗美國和澳洲的关系。美國政府已經明確地表明了對此問題的立場。我想,如果真的出現台海爭端,澳洲不会放棄與美國進行安全合作,而被迫將與中國合作的經濟利益放到第二位。」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