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中科院領導訪德 德中科研合作存爭議

2024年10月30日

本周,中國科學院院長侯建國攜代表團到訪德國,與德國馬克斯‧普朗克研究院、利奧波蒂納國家科學院的代表舉行會晤。這也是新冠疫情之後中科院高層首次訪德。但是,德中科研合作的氛圍如今明顯比疫情前緊張。

圖為合肥的一間太陽能發電板工廠
利奧波蒂納德國國家科學院國際關係部主任納爾曼:「在能源技術等領域,中國科學家甚至領先於德國。」 圖為合肥的一間太陽能發電板工廠圖片來源: CFOTO/picture alliance

(德國之聲中文網)中科院代表團10月28日在柏林與德國馬克斯‧普朗克研究院(MPG)共同舉行活動慶祝雙方建立合作關係50周年,29日與30日則與利奧波蒂納德國國家科學院舉行第二屆"未來科學會議"。

本屆會議的主題是如何加強創新實現碳中和之目標,中科院院長侯建國與即將卸任的利奧波蒂納德國國家科學院院長豪格(Gerald Haug)也共同簽署了一份"通往碳中和之路 - 柏林宣言"。與會的兩國科學家認為,要實現碳中和,各方不僅僅需要加強基礎科學研究以及技術創新,跨國合作、相應的全球政治框架也必不可少。

然而,相比幾年前,德中之間的科研合作關係明顯蒙上了一層陰影。一年前,德國聯邦政府出台了中國戰略,明確強調需要"去風險"。德國教育部長施塔克-瓦青格(Bettina Stark-Watzinger)也在去年直白地警告說:任何一名中國科學家的背後都有可能有中共的支持。

德國教育部長施塔克-瓦青格:任何一名中國科學家的背後都有可能有中共的支持圖片來源: Chris Emil Janssen/IMAGO

德國科學界:切勿一概而論

教育部長的表態遭致了科學界的抨擊,後者認為這樣的表態過於民粹、過於一概而論。馬克斯‧普朗克研究院院長克拉默(Patrick Cramer)、德國科研協會主席貝克(Katja Becker)紛紛強調跨國科研交流的重要意義,認為科學界應該在這個問題上保持自治、自己負責;尤其在那些風險並不太高的領域,科研合作不應被阻礙。

德國科學界同時也認為,在軍事科技相關領域,相關風險必須被明確指出。在學術自由遭到中國當侷限制的問題上也同樣如此,這樣才能避免德國科學家在對華合作時"過於天真"。

在接受德國網路媒體China.Table採訪時,利奧波蒂納國家科學院國際關係部主任、漢學家納爾曼(Ruth Narmann)表示,兩國在國家科學院層面上開展合作的主要目標是利用好雙方知名學者之間的關係。納爾曼說,德中科研合作並不單純只是跨國科研合作,更是"科技外交"的一部分。"年輕科學家的交流和主動參與也是這項動議的目標之一,在中國,青年學者的參與度暫時還不如德國。"

納爾曼還指出,德國近期圍繞對華關係"去風險"的討論對科研合作構成了一定的影響。她強調,兩國科研合作有著重要的社會以及科研政策意義:"這也是對公眾發出的一個訊號,即德國需要對華科研合作,中國是無法繞開的。"她說,在有些領域,德國無法獨立搞科研,必須依靠合作;而在能源、氣候等領域,中國科學家甚至比德國更加領先。

她透露,中國同行也留意到了德國國內的相關爭論,在雙方交流時也不斷被提及。這位漢學家警告說,切勿將所有來自中國的科學家都一概而論地視為竊密者,"已經有許多中國科學家在德國工作,有些還在德國科研體系內身居高位。"

(德廣聯、China.Table)

© 2024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