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中美戰略對話開始-基調在歐巴馬時代也不會變

葉宣2008年6月17日

6月17日至18日,中美第四次戰略經濟對話在美國舉行。雙方討論的重點是貿易,能源和環境領域的中長期合作。在美國財政部長鮑爾森推動的這一對話中,美中貿易逆差和人民幣匯率,始終是核心議題。目前美國受次貸危機影響經濟徘徊不前,同時大選在即,在此背景下,人們對對話的期待與遲疑並存。下面是德國之聲記者采寫的報導。

中美第三次戰略對話(2007年12月)。這次吳儀已不在場了圖片來源: AP

中美兩國的高層官員於6月17日到18日在美國馬裡蘭州的安納波利斯舉行第四次戰略經濟對話。這有可能是今年11月美國總統大選前兩國最後一次舉行這一戰略對話。

中美戰略經濟對話開始於2006年,每年舉行兩次。通過前幾次對話雙方簽訂了一些具體協議,包括中美航空協議,有關改善美資進入中國金融市場條件,減少煤炭開采中溫室氣體排放的合作,以及產品安全的協議等。但美國方面發起對話的關鍵目的,是抑制美中貿易逆差上升,促使人民幣升值,這些議題通過對話未取得明顯進展。在目前美國經濟景氣欠佳的情況下,人們對這方面的期待更加迫切。本次戰略對話中,雙方將討論貿易,能源和環境領域的中長期合作。

柏林科學與政治基金會的經濟問題專家希爾伯特指出:"這一對話的基調從一開始就是,盡量脫離眼下的貿易紛爭,避免讓雙邊關係陷入一味的相互指責。因此選擇了這一長期的,著眼於經濟結構的框架。這是很正確的,因為中國處在從發展中國家向工業國家的過渡階段,一些問題不可能在短期內解決。能源和環境政策重在可持續性,貿易問題也不可能一朝一夕解決,必須有宏觀政策和結構上改變,而且是中美雙方的改變。"

中國官員表示,兩國計劃就未來10年在能源和環境領域展開廣泛合作簽署一個框架協議。協議的細節仍在醞釀中,但估計將涉及人員培訓和技術交流以及在節能,污染和氣候變化等問題上的應對政策。

本次對話的中國代表團由國務院主管金融和貿易的副總理王歧山率領。美方的負責官員是美國財政部長鮑爾森。鮑爾森是中美經濟對話的發起人和主要推動者,但美國國會對歷次對話的成果表示失望。考慮到美國今年11月將舉行總統大選,此後的政府更迭是否會給中美關係帶來不確定性?

希爾伯特博士認為:"這一對話的未來還是個未知數,因為無論是麥凱恩還是歐巴馬當選,我們都無法確定新總統是否會繼續這一對話。國會對中美對話並不看好,但華盛頓的智庫和與中國打交道的專家則對對話持積極態度。因為這是同中國政府最高層的談判,成果將由國務院主持落實,其次,對話機制是針對長期和結構性問題的有效方法,此外對於中國開放市場,雙邊對話勝於多邊渠道。我想,美國新總統會考慮到這些優勢。"

那麼從中美經貿關係的角度來看,麥凱恩和歐巴馬,誰將是更值得期待的對話夥伴呢?"麥凱恩曾公開表示,自己對經濟並不內行。我想他會很關注中國的動向,但更多地是從安全戰略的角度,至於這對經濟政策意味著什麼,還有待觀察。歐巴馬是個務實的自由派,我想他會與中國繼續經濟對話,也許與鮑爾森時代相比話題會有所不同,但歐巴馬會以務實的態度推進合作。"

德國之聲版權所有

轉載或引用請標明出處和作者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