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中美氣球事件發酵 北京早研擬軍用

2023年2月7日

解放軍的公開研究報告顯示,中國對高空氣球的軍事用途深感興趣。不同於中國外交部說法,美國軍方說一開始就判定這是「偵察氣球」。因為一個氣球,美中關係再度降溫,雙方有可能恢復關係嗎?

美國務卿布林肯原定訪中,這本該是美中關係和緩的機會,如今卻因為一個氣球急轉直下。 
美國務卿布林肯原定訪中,這本該是美中關係和緩的機會,如今卻因為一個氣球急轉直下。 圖片來源: Dado Ruvic/REUTERS

(德國之聲中文網)中國「偵察氣球」事件導致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hony Blinken)延後原訂的訪中行程,外界相當關注此事如何影響美中關係。

美國總統拜登發表國情咨文演說前夕,偵察氣球事件恐怕衝擊美國人民對政府的信心。雖然軍方戰機擊落了氣球,卻擋不住外界質疑:為什麼中國的氣球能夠「長驅直入」,甚至橫跨大半個美國國土? 

儘管如此,拜登對外仍相當樂觀。拜登週一(6日)表示,美國早已向中國表明態度,且中國「理解」美國的立場,美中關係不會因此削弱。拜登說:「我們做了正確的事,問題不在於關係弱化或強化,這是現實。」

美國總統拜登對中國偵察氣球影響美中關係一事,持樂觀態度。(資料畫面)圖片來源: Andrew Caballero-Reynolds/AFP/Getty Images

美中關係何時恢復? 

歐巴馬時期的國務院亞太助卿羅素(Daniel Russel)接受美聯社訪問時說,偵察氣球事件對美中關係的影響,大約是10分中7分的程度。從當前局勢看來,雙方關係會因此「暫時畫下界線」,但等風頭過去,布林肯還是會重新訂下訪中日程。羅素表示,此事挫敗兩邊關係,但若接下來沒有發生錯誤決策,恢復關係並非不可能。 

北京清華大學戰略與安全研究中心副主任達巍認為,布林肯訪中本來能替美中關係穩定下來創造空間,但此空間因為偵察氣球事件,大大縮減。此事也顯示美中關係極為脆弱,難以控制。 

2月中,布林肯和中國高階官員都將參與慕尼黑安全會議(Munich Security Conference),3月則將赴印度參加二十國集團(G20)外長會議。美聯社指出,這兩個場合可能提供美中修復關係的機會。 

中國說詞面臨質疑

中國外交部6日的例行記者會上,歐美媒體提問幾乎全數都跟氣球有關。面對外媒「拷問」,發言人毛寧不斷重申氣球進入美國領空,是「不可抗力導致的偶發意外事件」,表示中國已「負責任」依國際法處理此事。美國擊落氣球則被中國定調為「武力襲擊」,是「不負責任」的行為

有記者提問,若情況調轉,中國會如何處置侵入中國領空的美國氣球?對此,毛寧僅回應,「不回答假設性的問題」。

美國4日在南卡羅萊納州沿岸擊落中國的氣球。圖片來源: RANDALL HILL/REUTERS

北美航太防衛司令部(NORAD)司令范赫克(Glen VanHerck)6日強調,打從一開始,美國的評估結果便顯示此氣球是偵察氣球,而非如中國所稱用於「氣象科研」的無人飛艇。

據路透報導,從中國政府的研究報告中可知,解放軍有意將高空氣球應用於軍事上,甚至研究了美國軍方過去如何運用氣球。去年4月的報告寫道,高空氣球可以「誘使敵方啟動防空系統,有助於電子偵察,並評估對方防空系統的預警偵測、行動應變能力」。相較於間諜衛星,氣球的成本較低,也可能促使中國進一步發展偵察氣球。

美國展開殘骸回收工作 

擊落偵察氣球之後,受海上天候影響,美國6日上午才全面展開氣球殘骸回收作業。搜索範圍長寬各約1500公尺,由探路者級勘測艦(USNS Pathfinder)以聲納探測碎片位置,卡特霍爾號兩棲登陸艦(USS Carter Hall)負責收集碎片。

軍方還派出爆炸物處理單位和無人水下航行器,參與搜索行動;海上防衛隊出動巡邏艇,維持安全。此外,聯邦調查局(FBI)及海軍犯罪調查局(NCIS)在反情報方面,亦有提供協助。 

從美國現階段蒐集到的資訊看來,中國的偵察氣球不單只是在空中「飄行」,更具有推進器,有能力在高空噴射氣流中控制飛行方向與速度。 白宮國安會議發言人柯比(John Kirby)表示,現階段美國不打算將氣球碎片送還給中國。待搜索工作告一段落,美國將展開進一步分析。

(綜合報導)

© 2023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