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170310 Währung China USA

2010年3月18日

美國國會想要強迫中國讓人民幣升值。強迫的手段是懲罰性關稅。周二,美國參議院裡通過了一份各黨派聯合起草的法律草案。美國財政部長蓋特納(Tim Geithner)說,中國人總會在某個時候認識到,人民幣升值符合中國自己的利益。他還表示,如有必要,美國會採取強迫手段。不過,美國是否有足夠的實力來這麼做則是一個頗具爭議的問題。

美國想要在必要時強迫人民幣升值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 / dpa

這是中國和美國之間的一場持久戰,已經持續了多年。美國人要求中國人民幣升值。美國人說,人民幣比實際價值低了很多,最多可達40%,這在國際競爭中給中國商品出口造成了不公平的優勢。這是一個政治性很強的問題,因為人民幣的匯率是由北京中央政府規定的。所以中國總理溫家寶在上周日的年度新聞會上不可避免地面對相關提問。溫家寶說:

「我認為人民幣的幣值(並沒有被低估),如果我舉一個德國的例子,那就是去年,德國對中國的出口多達760億歐元,創歷史最高。美國去年出口下降17%,但是對中國的出口僅下降2.2%。在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和蔓延期間,人民幣匯率保持基本穩定,對世界經濟復甦作出了重要貢獻。」

從2005年夏天以來,中國政府讓人民幣升值了21%,但在金融危機開始時又把它跟美元掛鉤。北京的貨幣戰略家們希望通過這種做法避免中國依賴於出口的經濟出現崩潰。他們如願以償了。然而美國國會議員們則認為這是一種不允許的操縱行為,受害的是美國的工作崗位。香港大學中國問題專家崔大偉(David Zweig)認為這是一個曲解:

「中國對美國出口來說是最大的增長市場。如果美國人想要出口,美國企業想要增加出口額的話,就只能靠中國。零件在中國組裝,然後被運回美國。這是中國出口的主要組成部分。雖然人們稱中國是世界工廠,但實際上它是世界組裝車間。」

對美國國會提出的以懲罰性關稅迫使人民幣升值的法律草案,中國的反應跟以往一樣。中國國務院參事夏斌說:中國不是美國貿易赤字的原因所在,原因不在於人民幣,而在於美國糟糕的經濟結構。崔大偉認為,這種雙方永遠重複同樣調子的論戰有其深層次的原因,包括在中國方面:

「中國人非常擔心美國人會壓制中國的增長。他們不信任美國人,民眾中存在著一種強烈的不信任。雙方都想保持良好關係,但他們互相間並不信任。我相信他們會在貿易爭論中找到更好的合作道路。美國和中國高度相互依賴,在貿易中如此,在金融方面也如此。中國持有巨大的美國國債,無法脫手。」

中國至少在試著減少這種依賴性。據美國財政部數字,中華人民共和國今年1月已經連續第3個月減持美國國債,今年1月減少了5.8%,減至8900億美元。這是中國8個月來持有美國國債的最低谷。身在中國的分析家們認為,儘管有這些衝突,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仍將會出席在巴西舉行的核問題峰會。這是一個讓步的訊號嗎?上海中歐商業學院金融問題專家霍斯特‧洛舍爾(Horst Loeschel)認為不會發生大的轉折,

「中國受到的壓力非常大。從危機開始以來,人民幣匯率跟美元實際上保持了穩定關係,這當然也是為了保護中國的出口。但早晚會出現升值。從過去的經驗出發,我估計不會有大幅度升值。我認為,2010年內升值幅度不會超過5%。」

作者:Astrid Freyeisen / 平心
責編:樂然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