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中美關係是好是壞,德語媒體眾說不一

2005年11月21日

美國總統布希在北京缸瓦市教堂做禮拜後,再次要求中國政府給予人民更多的宗教信仰自由。維也納日報網路版認為,布希此舉主要是做給電視機前的美國基督教民眾看的。該報繼續寫道:

布希與胡錦濤在新聞發布會上圖片來源: AP

「布希在人民大會堂指出,讓中國的社會、政治和宗教自由發展很『重要』。對這樣的說法,站在他身旁的黨和國家元首胡錦濤可以泰然處之,因為布希畢竟沒有要求胡錦濤持同樣看法。與布希一樣,胡錦濤也要利用這次峰會顯示中美兩國關係的改善。

訪問北京是美國總統近幾個月來政策轉變的高峰:他不再把中國視為『競爭對手』,而看作是國際體系中『有責任心的合股股東』。無論世界貿易、貨幣匯率問題、解決巨大的能源和環保問題或朝核問題,還是反恐和反核武器擴散問題,美國遲遲才認識到,它需要中國這個正在興起的世界大國的合作。這種新現實主義促使華盛頓今天更願意把與北京的關係稱為『全面』關係。」

法蘭克福評論報的看法則完全不同,認為雖然『九一一』事件後中美在反恐問題上一度攜手,但現在中美關係面臨一場風暴:

「現在雙方又回到了現實。華盛頓把中國視為競爭對手,國防部長拉姆斯菲爾德批評中國悄悄擴軍,美國一些人在談論新『黃禍』。另一方面,許多中國人感到美國想阻擋中國興起。爭執的核心問題是台灣,華盛頓準備向台灣出售現代化武器給北京敲響了警報。中國國家媒體批評說,美國應該停止『干涉中國內政』。

友好的言辭不能掩蓋布希與生硬的胡錦濤之間並不和諧的狀況。直到今天,中國國家媒體仍然愛把美國總統稱為『小布希』,以示他與其父親『老布希』的區別。老布希前幾天到北京訪問,總理溫家寶會見了這位美國前總統。與兒子相比,中國領導人看來今天仍然更願意與其老子打交道。」

柏林日報認為,中美兩國的衝突更多表現在經濟領域:人民幣匯率、貿易不平衡和智慧財產權保護只是其中幾個重要方面:

「布希除了從中國人那裡獲得像征性的讓步外,不會獲得更多的東西。儘管中國一再受到美國輿論的攻擊,但美國幾乎沒有對中國施加壓力的可能性。今年中國對美貿易順差首次超過兩千億美元,到2010年也許要達到三千億美元。中國的順差遭到美國大聲抗議,但中國人對此不用害怕,因為美國是中國經濟繁榮的最大受益者。中國向美國出口的商品中,四分之三是美國企業在中國製造的產品。」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