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亞投行」成功分裂西方?

石濤2015年3月18日

英德法等西方國家先後宣佈,願意加入中國倡議的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澳洲等国也準備跟進。而美國則始終對此持反對態度。「亞投行」讓美國與其盟友之間產生裂痕?德國維爾茨堡的中國問題專家費多麗教授(Doris Fischer)並不這樣認為。

Ma Kai und Wolfgang Schäuble AIIB Deutschland
德國財長朔伊布勒(右)與中國副總理馬凱會面後宣佈,德國將加入亞投行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ZUMAPRESS.com/Xinhua/Zhang Fan

德國之聲:隨英國之後,德國、法國和義大利也宣佈願意加入中國主導的亞洲基礎建設投資銀行(亞投行)。歐洲人為何對一個主要在亞洲進行活動的發展銀行感興趣?歐洲又能如何從中受益呢?

費多麗:基本而言,歐洲國家參與發展類銀行的首要目的並不是歐洲作為整體是否能夠直接從中獲益。不管是世界銀行,還是亞洲發展銀行、非洲發展銀行、泛美發展銀行,歐洲人參與了所有這些機構。我估計,這也是(歐洲國家加入亞投行的)動機之一,也就是說通過加入這個新的銀行來延續這一傳統。從這個角度而言,這次的事情本身也並不算什麼突破性事件。不同之處只是在於,參與了其他幾個地區性發展銀行的美國這次不願意加入。

另一方面,中國啟動亞投行項目旨在支持通往歐洲的"一路一帶",而歐洲自然有一定的興趣。歐洲人會這樣認為,支持這個聯結歐洲和中國的項目不是一個壞主意。

費多麗:歐洲國家加入亞投行,既是政治決定也有經濟考量圖片來源: DIE

德國之聲:英法德等歐洲國家加入亞投行,只是出於經濟考量,還是也有政治決策的成分?

費多麗:我認為兩者都是。亞投行是中國政府推動的項目,誰要想和中國保持良好關係,就沒必要僅僅因為美國反對,便表示放棄。畢竟,完全聽命於美國也不是什麼值得大書特書的事情。從政治層面而言,歐洲國家不願意在完全沒有必要的情況下製造衝突。

而在經濟方面,如同前面提到的,對發展銀行以及"一路一帶"的支持都是(加入亞投行)理由。此外,人們對於亞投行是否能夠堅守國際發展援助的一些標準持有懷疑,這是一個不參與亞投行的理由。但是人們也可以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待這個問題。有句話這樣說"如果你不能擊敗他們,那就加入他們"(if you can't beat them, then join them)。要想理解這個銀行的運作,或者在必要的情況下施加影響,加入它是最好的方式。

德國之聲:媒體報導稱,美國政府試圖阻止歐洲和亞洲盟友加入亞投行,顯然這一嘗試並未奏效。有媒體評論認為,中國新設立的這個發展銀行成功地分裂了西方。您如何看待這樣的觀點?

費多麗:不,我並不認為有那麼嚴重。當然,中國會認為自己在這場較量中勝出。但是,如果美國人說他們不願意加入亞投行,因為擔心(國際發展援助)標準無法得到遵守,那他們應該更加樂見在人權方面其實更為嚴格的歐洲人加入,甚至可以將這看成是(歐美之間的)一次分工。

德國之聲:美國會作何回應?

費多麗:華盛頓不會有什麼太大的動作。這確實是美國的一次失分,但根據我所看到的媒體報導,美國人也說了,每個國家都有權選擇加入。而在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內進行改革的嘗試是否會因此得到加強或削弱,目前我還無法就此作出評估。

德國之聲:假設今後遇到這樣的情況,中國執意要通過亞投行進行一些可能違反國家發展援助標準的項目,比如在環境保護方面,作為亞投行成員的歐洲國家該如何面對?

費多麗:首先我並不認為中國人會這樣做。比如中國的問題往往也並不是他們不願意制定環保標準,而是制定了標準卻無法執行。因此中國人在國際層面也有興趣學習別人究竟是如何實施這些標準的。如果確實出現了類似情況,那也會通過對話、談判等方式解決。在亞投行這樣的銀行裡,工作都是由專家來完成的。那些各國指派的高層政治代表可能也就一年碰頭一次。我估計中國人的做法會是,他們派到亞投行的會是一些此前在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或亞洲發展銀行有過工作經驗的人,以便利用這些人的專業知識。肯定會有一些摩擦,但這種摩擦在其他項目裡也有。歸根結底,中國人畢竟也不希望亞投行這個項目歸於失敗,而且他們也希望貸出去的款項能夠收回,因此便會選擇有意義的項目加以支持。

德國之聲:許多專家認為亞投行會對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以及亞洲發展銀行構成直接競爭。亞投行是否會改變國際發展援助的整體格局?

費多麗:我並不這樣認為。它會成為現有各家發展銀行中的一員。也許它可會和日本主導的亞洲發展銀行有些摩擦,會有一些地區性的衝突。但是和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更可能是一種合作的關係。比如世界銀行也和其他地區性發展銀行進行合作。

費多麗(Prof. Dr. Doris Fischer),經濟學家和漢學家,主要研究領域為中國經濟。從2012年起在德國符茲堡大學擔任教授。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