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交流豈能是單行道?德中學術交流之橋幾近坍塌

2022年6月8日

兩年多來,中國以疫情為由對外國遊客以及外國留學生關閉國門。在中國的德國留學生以前約為8000人,如今降至不足50人。德國學術交流中心、德國高校與中國的交流合作變成了只有中國留學生來德的單行道。

Deutschkurs für ausländische Studenten, Uni Bonn
中國留學生是德國大學中最大的留學生群體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

(德國之聲中文網)2020年3月28日,中國以疫情為由宣佈"暫停外國人持目前有效來華簽證和居留許可入境"。兩年多過去了,中國迄今依然對外國遊客以及留學生緊閉國門。這一政策也造成在中國留學的德國學生人數斷崖式下跌。

"雖然沒有確切的數字,但據我所知,目前仍在中國的德國學生只有不到50名,而且沒有一個是DAAD獎學金生。要知道,在新冠大流行之前,在中國學習生活的德國留學生多達約8000名,其中約1500人是DAAD獎學金生。"德國學術交流中心(DAAD)北京代表處首席代表施露絲女士(Ruth Schimanowski)在和德國之聲記者影片連線時介紹說。

德國學術交流中心(DAAD)當屬德國最重要的高校和學生團體聯盟,預算資金主要來自德國外交部等聯邦部門,旨在促進德國高校的國際化,支持發展中國家提高高等教育水準,推動德國與海外的學術交流合作。從1925年成立至今,德國學術交流中心已為200多萬名德國和外國學生、學者提供了獎學金等資助。1973年,首批DAAD獎學金生從德國前往中國學習。1994年,德國學術交流中心開始在中國設立分支機構。

據施露絲介紹,在新冠大流行前,每年都有約1500名中國學生和學者獲得DAAD獎學金,到德國參加學習項目,也有相仿數量的德國學生通過DAAD獎學金項目前往中國。這些德國留學生主要來自經濟、工程以及漢學專業。他們尤其喜歡參加先在中國高校學習,之後到大眾等在華德企或中國公司實習的DAAD項目,也利用在中國的逗留的機會四處旅行,瞭解當地的風土人情。然而,中國政府在新冠大流行後實行的嚴厲防疫管控措施改變了一切。

"德中兩國的學術交流現在已經到了一個非常危急的關頭。交流不是單行道",施露絲表示。然而,中國兩年多來向外國留學生關閉國門的政策卻造成了只有中國留學生能來德,德國留學生卻無法前往中國的情況。

中國大陸已沒有來自德國的DAAD獎學金生

據德國學術交流中心的統計,2018和2019年,在德國的中國DAAD獎學金生分別為1627人和1492人,在中國的德國DAAD獎學金生分別為1607人和1303人。2020年,在德國的中國DAAD獎學金生下降為1269人,參加中國大學學習項目的德國DAAD獎學金生則大幅跌至368人。而且,由於中國政府從2020年3月28日起實行"暫停外國人持目前有效來華簽證和居留許可入境"的規定,這368名德國DAAD獎學金生中,只有約200人真正"身"在中國(其中大部分2019年就來到中國,2020年繼續在中國學習),其餘只能在德國借助網路參加中國大學的線上課程。目前,儘管仍有個別德國學生在德國通過DAAD獎學金項目參加中國大學線上課程,但在中國大陸已經沒有任何德國DAAD獎學金生。

"幾十年建起的德中學術交流在過去三年裡遭到無法想像的破壞",施露絲感嘆道。"留學生本來可以在德中關係中起到橋樑作用,但兩三年來後繼無人,這座橋樑幾乎快要坍塌,由此帶來的損失無法估量。"

施露絲指出,除了中國不對外國留學生頒發簽證這只攔路虎外,天價機票以及入境中國後長達三、四周的隔離政策也讓本來對中國充滿嚮往的德國學生望而生畏、望而卻步。"交流不能只是單向的。我們必須努力促使中國重新敞開大門。但這並不是德國學術交流中心或者德國大學所能左右的。德國政府知道這一情況,中國有關部門也知道這一情況。"

疫情前,中國高校的外國留學生不足學生總數的1%,疫情以來,這一比例更是大幅下跌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G. Junfeng/Imaginechina

歌德學院:無法再組織任何前往中國的交流活動

歌德學院是德國在世界範圍內促進德語語言教學、推動國際文化合作的機構,近三年來,在和中國的交流合作中,歌德學院也遇到很大障礙。歌德學院柏林分部新聞處的菲格女士(Katrin Figge)向德國之聲表示,疫情以來,中國的公務員、大學雇員,包括歌德學院潛在的獎學金獲得者,出國受到很大限制,比如必須出示特別理由,有關部門才同意換發新護照等等。此外,大規模的航空限制,重返中國後強制隔離三周,甚至更長時間的政策也導致中國學生無法到德國參加歌德學院的語言學習課程,就連歌德學院獎學金獲得者,也無法來德參加培訓及研討會。而德國人想去中國訪問則更為艱難。菲格女士說,自2020年2月以來,歌德學院就無法再組織任何藝術家、學者或代表團前往中國,就連安排自己的工作人員前往中國也非常困難。

中國留學生仍是德國高校最大的外國學生群體

多年來,來自中國的留學生一直是德國大學中最大的留學生群體。據德國學術交流中心波昂總部提供的數據,從2019年到2021年,在德國大學註册的中國留學生連續三年超過4萬人。其中2018/19冬季學期的中國留學生為40111人,2019/20冬季學期為41634人,2020/21冬季學期為40442人,約佔德國大學的外國留學生總數的12%。但從德國大學的中國新生數量來看,新冠大流行爆發前後還是有明顯變化:2019年,德國大學裡的中國新生有11771人,2020年則為8391人,減少近30%。

從2019年到2021年,在德國大學註册的中國留學生連續三年超過4萬人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J. Woitas

德國學術交流中心北京代表處首席代表施露絲女士在德國文化委員會5月20日出版的"政治與文化"期刊上撰文寫道:"外國人對中國教育和科研體系的發展仍然起著重要重用。中國希望到2049年成為最重要的科學大國。除了擴大基礎設施,在國內進行教育改革外,中國需要與其他國家交流。過去幾十年的經驗顯示,這是一個非常成功的模式。"她指出,隨著地緣政治緊張關係加劇,中國已經從從一個戰略夥伴成為許多西方國家最大的競爭對手,德國學術機構也不得不面對這一變化後的氛圍。此外,德國學術交流中心觀察到,這些年來,中國大學的學術自由不斷萎縮,意識形態化程度越來越高。在這樣的背景下,如果再沒有德國學生、學者能前往中國為兩國關係搭建橋樑,那將出現信任的缺失以及合作願望的缺失,讓德中學術交流毀於一旦:"中國的新冠清零政策和由此帶來的閉關鎖國已對(德中)數十年的合作構成巨大考驗。"

© 2022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