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均CO2排放:中國趕超發達國家
2011年9月29日這份研究報告是歐盟委員會聯合研究中心(JRC)與荷蘭環境評估局日前共同推出的。
根據該報告,中國2010年人均CO2排放量為6.8噸,與義大利持平,高於法國(5.9噸)和西班牙(6.3噸)。報告預計,2017年,中國年人均碳排放量將超過美國。
2007年,荷蘭環境評估局的統計數字稱,中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CO2排放國。當時的中國外交部發言人秦剛強調,中國人均排放量較低,全球氣候變暖主要是因為發達國家在工業化過程中的積累和高人均排放。
這份最新的研究報告中的數據,是否會促使中國改變在國際氣候談判中的立場呢?
中國專家:或兩三年內超過西班牙、義大利
中國國務院發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長李俊峰向德國之聲表示,首先,報告的統計方法可能還是存在一些問題:"中國超過義大利、法國、西班牙的可能性還是比較小的。中國的能源消費量、電力消費量還遠遠低於法國和義大利。法國的情況比較特殊,因為核電比較多,碳排放可能少一些。而義大利、西班牙,中國不見得比他們多。"
但李俊峰同時表示,中國在比較短的時間內超過法國、義大利或西班牙,這都是可能的。"因為中國的經濟增長比較快,能源消費也在持續增長。今年可能還是沒有超過西班牙和義大利。但在兩三年之內、三五年之內超過他們還是很有可能的。"
新能源
李俊峰認為,這可能會推動中國加強控制國內能源消費總量,進一步提高能源效率和發展可再生能源。
這份報告中寫道,自2003年以來,中國CO2排放量翻了一番。自2008年底,中國實行為期兩年的大規模經濟刺激方案,包括對運輸基礎設施的投資,和對四川省的震後重建。2010年,儘管中國風能和太陽能的裝機容量已連續第六年翻番,但CO2排量還是躍增10%。
中國強調歷史累計
李俊峰認為,這會對中國在國際氣候保護談判中的立場有影響,但不會有大的影響。"因為中國在最近一個時期、特別是近兩三年來,一直在強調人均的歷史累計平均,而不是現實的平均。強調歷史的責任問題。"
也就是說,中國政府強調歷史累計的平均人均,從這個角度看,義大利、法國、西班牙還是要比中國高得多。
中國是《京都議定書》的簽字國,但作為發展中國家,目前不承擔約束性義務。
重工業出口的碳排放怎麼算?
報告同時指出,近20年來,發達國家CO2排放量減少。這期間,發達國家對煤炭、石油的消耗量減少,天然氣、核能和可再生能源增加。
李俊峰則指出相關數據的統計方法問題:"特別是一些重工業的轉移。比如說中國每年的工業製成品出口很多。這種產品的出口帶來的能耗很多,也都算在中國頭上。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在德國和歐洲,很多鑄鐵鋼管、燈架、下水道污水管這種大型鑄鐵件,大部分都是中國的。這麼多年來,像義大利、西班牙加工工業已經很少了,像英國更少,鋼鐵幾乎不再做了。但中國、印度這些發展中國家接過來了這些高耗能的產品和工業。"
德國之聲與報告撰寫者取得聯繫,她們的一位科學家解釋說,報告的計算方法是政府間氣候變化專業委員會(IPCC)所推薦的,即按照位於某個國家的能耗計算。
國際以聯合國發布數據為准
在最新的報告中,印度的人均年碳排放量為1.5噸,仍較低。
李俊峰說,這些研究不足為憑,因為國際上以聯合國氣候框架公約秘書處(UNFCCC)公佈的數據為准。公約秘書處每年公佈最新數據。而發展中國家大概每兩年提交一次溫室氣體排放清單。中國應是2012年提交排放清單。
儘管如此,李俊峰強調,這一報告仍應引起中國的注意,重視減排問題。
作者:苗子
責編: 邱璧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