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之聲中文網) 據《紐約時報》報導,谷歌將退出與五角大樓合作開发人工智慧的項目。該報援引一名內部員工消息稱,公司一名高層負責人對員工宣佈,谷歌將不再延長旨在支持美軍無人機的項目。
據悉,名為Maven的項目總額約為1000萬美元,主要目的是研发人工智慧算法,從而能夠從無人機拍攝的影片中自動識別出人形。與五角大樓簽署的相關合作協議將在2019年到期。
此前,許多谷歌員工都呼籲公司"與戰爭生意保持距離"。他們認為,谷歌必須明確宣佈,谷歌及其子公司"決不生產用於戰爭的科技產品"。
《紐約時報》披露,截至5月中旬,大約有4000名谷歌員工在內部請願上簽字,一些員工甚至出於道德倫理而從谷歌辭職。人權組織"電子前沿基金會"(EFF)以及"機器人武器控制國際委員會"(ICRAC)都對谷歌員工的請願表示支持。
全自動殺人已然不遠
ICRAC在一份公開信中指出,儘管由智慧型程序取得的識別訊息還會經由人工驗證,但是這種新技術本身卻能為無人機武器的全自動目標識別系統鋪平道路,也就是能夠完全脫離人的決定。一旦軍隊指揮官認為這些算法是可靠的,他們就會越發頻繁地嘗試"弱化、甚至取消人工審核機制",屆時,人類距離允許全自動無人機執行無人監督的全自動殺人任務"就只有一步之遙"。
早在十多年前,美國軍方以及中央情報局就在反恐軍事行動中使用無人機執行遙控殺人任務。不過,這些軍事行動也不時導致無辜平民傷亡。
根據目前規定,攻擊目標必須經由美國總統認可批准。在歐巴馬總統任期內,無人機執行任務的範圍從原先的阿富汗、巴基斯坦地區擴大到也门、索馬利亞等地。
倫敦科技博物館舉辦的機器人展覽顯示,500年來人類從來沒有停止過對機器人的鑽研。
圖片來源: Plastiques Photography, courtesy of the Science Museum倫敦科技博物館(Science Museum)展出的這一嬰兒機器人,跟真的一樣,不僅會手舞足蹈,還會呼吸和打噴嚏。電影拍片現場經常會使用到它們。
圖片來源: Plastiques Photography, courtesy of the Science Museum雖然「機器人」(Roboter)這一概念在1920年才開始使用,但人類500年來一直沒有停止過用機器取代人工的嘗試。這一僧侶「機器人」是1560年前後在西班牙製造的,它能朗讀《聖經》裡的段落。
圖片來源: Smithsonian Institution/Jennie Hills古埃及人為失去的肢體發明了假肢,最早的假肢是大約公元前950年至710年發明的。它們在木乃伊墓中被發現。
圖片來源: Plastiques Photography, courtesy of the Science Museum1920年捷克作家Karel Capek首次在其話劇作品中使用了Roboter這個概念。它在捷克語裡的原意是「被迫工作」。 後來這部話劇被譯成30多種語言。叫做Eric的機器人(右)是1928年製作的。
圖片來源: Plastiques Photography, courtesy of the Science Museum在Fritz Lang的科幻經典影片《大都市》(Metropolis,1927)裡,第一次出現了機器人的角色。該部影片描繪的是未來2026年的場景,發明家造出了一個女性機器人並同時熱戀上「她」。
圖片來源: Plastiques Photography, courtesy of the Science Museum我們頭腦當中的機器人多半是電影裡或文學中的形象。卡梅倫(James Cameron)創作的《魔鬼終結者:創世紀》裡的T800魔鬼終結者形象就是機器人的本質。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M. S. Gordon/2015 Paramount Pictures倫敦機器人展還將组织有关人工智慧的討論會,與會者包括科幻小說作家Alex Garland,他於2015年發表了《機器之前》(Ex Machina)的科幻小說,其中的程序員為女機器人編排了性慾情感的程序。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AP Photo/A24 Films人們最常見的是工業生產中使用機器人進行簡單的重複性工作。機器可以干的活兒,就不需要人了吧!這個叫做Baxter的機器人價值2.3萬歐元。
圖片來源: Plastiques Photography, courtesy of the Science Museum這是日本造「新聞機器人」(2014),比只會裝配汽車的「機器人同事」要高級多了。她會播送新聞,附帶表情,能流利使用多種語言,不僅如此,還能開點簡單的玩笑。缺點就是死板了一點兒。
圖片來源: Plastiques Photography, courtesy of the Science Museum 文山/王凡/(美聯社、法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