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慧峰會 中美歐分歧明顯
2025年2月11日![2月10日、11日,數十個國家政要參加的AI峰會在巴黎舉行](https://static.dw.com/image/71564062_800.webp)
(德國之聲中文網)萬斯此次參加巴黎人工智慧峰會,也是他上任美國副總統以來首次發表重要政策演講。他说,人工智慧堪稱經濟轉折點,全世界正面臨一場不亞於蒸汽機發明的全新工業革命。「但是如果過度監管阻止創新者冒險去推進這項事業,那麼這場工業革命就永遠不會成功。」
這位副總統還說,新一屆美國政府將「確保美國開发的人工智慧系統不受意識形態偏見的影響」,並承諾美國「永遠不會限制我們公民的言論自由權」。
萬斯的這一表態也暗指本次峰會的《關於發展包容、可持续的人工智慧造福人類與地球的聲明》。總共有60多個國家簽署了這份聲明,其中包括中國以及眾多歐洲國家,美國則沒有簽字。聲明承諾「促进人工智慧的可及性以減少數字鴻溝」和「确保人工智慧開放、包容、透明、合乎道德、安全、可靠和值得信賴」。文件還呼籲「為了人類和地球,人工智慧應實現可持續發展」,並保護「人權、性別平等、語言多樣性、消費者權利和智慧財產權」。
歐洲中國強調AI「國際治理」
在峰會上,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說:“人工智慧需要人民的信任,它必須是安全的。」她詳細介紹了歐盟去年8月起生效的《人工智慧法案》,同時也承認各界對過度監管的擔憂。她表示歐洲「必須減少繁文縟節」。
在她發言前,萬斯在演講中剛剛抨擊了「外國政府收緊對美國科技公司的控制」。
馮德萊恩在發言中還宣佈歐盟啟動總額高達2000億歐元的投資AI計劃,其中約200億用於AI超級工廠。
東道主、法國总统馬克宏則將歐洲称为人工智慧競賽中的「第三條道路」,旨在避免依賴中國或美國。他盛贊了歐洲近期公佈的投資AI計劃,並稱歐洲人也有参与人工智慧領域競賽的雄心。「我們希望整個地球都能公平、公開地使用這些創新技術”,人工智慧行業「需要全球範圍的規則」來建立公眾信任。馬克宏還呼籲加強「國際治理」。
中國副總理張國清的演講也和馬克宏的觀點相呼應。他說:「面对人工智慧發展的機遇和挑戰,國際社會應攜起手來,倡導智慧型向善,深化創新合作,強化包容普惠,完善全球治理。」張國清還表示「中国愿在人工智慧領域與各國共推發展、共護安全、共享成果,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在前一天,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郭嘉昆剛剛表示在人工智慧領域「反對以意識形態劃線,反對泛化國家安全概念、將經貿科技問題政治化的做法」,暗指美國國會部分議員醞釀一部禁止政府設備使用中國DeepSeek人工智慧模型的法案。
潛在風險
美聯社在報導中分析指出,此次在巴黎召開的AI峰會凸顯了歐、中、美之間的人工智慧戰略性分歧:歐洲推動監管和投資,中國通過國家支持的巨頭來推動AI產業發展,美國則加快推行不干涉的自由市場方式。
在本次峰會上,與會者也频繁就人工智慧的潛在危險性展開探討,這種新技術與戰爭的結合尤其引人擔憂。法國海軍上將、北約盟軍轉型最高指揮官范迪埃(Pierre Vandier)說:「我們必須找到控制人工智慧的方法,否則我們將失去對一切的控制。」
(法新社、美聯社)
© 2025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