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人民幣離「主導貨幣」還有多遠?

2010年9月6日

美國《華爾街日報》網路版鏈接一篇中國中央銀行副行長胡曉煉的文章,稱中國人民幣現在就應該增加在國際貿易中的實際地位。這一說法引起國際金融界的極大關注。人民幣能不能成為國際貿易中的主導貨幣?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 / dpa

造勢:人民幣現在只能為未來做鋪墊

《華爾街日報》轉引的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胡曉煉的文章,既談到了中國和香港特區政府擴大人民幣結算業務的規模,也涉及到了包括歐洲重要銀行積極主動地向自己的客戶推薦使用人民幣結算自己的業務,以方便和中國這個世界上經濟增長速度最快的國家從事貿易。中國官方經濟媒體如《經濟時報》近來也持續報導了拉丁美洲和中東一些國家考慮或正在開始試行人民幣國際貿易結算業務的消息,顯示了尚不能自由兌換的中國貨幣,現在在世界上已經引起的強烈關注。但在德國杜伊斯堡大學東亞經濟學院中國經濟問題專家馬庫斯‧陶伯教授(Professor Markus Taube)看來,就目前狀況看,人民幣在國際貿易中還全然不能擔當任何重要角色:

"從中期上看,推出國際上一種強勢貨幣,這是中國的既定目標。但目前,中國距離這個目標還非常遙遠。中國現在在國際上的貨幣動作,更多帶有象徵意義。中國借此要為將來的那個中期目標作一點上場的鋪墊而已。"

結算:缺乏影響世界的貨幣流通量

雖然胡曉煉最早發表在《中國金融》2010年第17期上的文章,基本印證了陶伯教授的判斷,中國人民銀行到目前為止還僅只和與中國比鄰的8個國家,簽訂了邊境貿易使用人民幣本幣結算的協議。但無論是拉美的委內瑞拉還是中東的伊朗,都傳出願意接受人民幣作為結算貨幣的消息。而無論是委內瑞拉還是伊朗,在國際石油天然氣交易中的地位,都舉足輕重。這樣的國家一旦使用人民幣結算,人民幣在世界範圍內流通的規模就會飆升。但陶伯教授堅持認為記賬不等於流通,結算也不等於結算貨幣真正有什麼可以動輒影響世界貿易的力量:

"如果我兌換了人民幣,那我就必須能夠用兌來的人民幣從事所有我用其它幣種可以從事的生意,但這現在做不到。目前中國的所謂人民幣結算協議,主要集中在企業層面上或者國與國雙邊協議基礎上。所針對的國家大多擁有少數大宗原料可以出售,同時需要中國能夠提供的基礎機電設備。這樣的雙邊貿易規模太小,完全不能和國際通行貿易量相提並論。"

要人民幣成為世界貨幣,先做好"家庭作業"

從2009年,中國中央銀行批准試點人民幣走出去之後,來自北京的豪言壯語就接連不斷。央行行長周小川就曾提出要以人民幣徹底動搖美元世界儲備貨幣地位的設想。央行副行長胡曉煉現在的調門低了很多,他只是強調了在世界範圍內引入人民幣作為結算流通手段,可以平衡世界範圍內的金融風險,卻沒有哪怕暗示人民幣放開匯率,實行自由兌換的時間表。恰恰是這一點,讓陶伯教授更堅定地認為放開人民幣匯率的最主要困難,不在於世界貨幣體系,而在於中國政府對目前封閉的本國貨幣有著相當大的政策依賴性。換句話說:要放開人民幣匯率,使它真正成為世界貨幣,走向強勢,中國還有很多它很不願意做的"家庭作業"等著它:

"首先不能朝令夕改,今天放開市場,明天又收緊市場,這不行。其次要按照西方的規則規範自己的資本市場,管理這個市場。最後,整個中國貨幣供應政策必須按照市場經濟的理性,而不是按照政治需要,來制訂和執行。過去幾年當中,中國之所以能夠比較起自由市場經濟體系來,更為自由地採取行動,恰恰基於它自身的貨幣乃至貨幣政策,是封閉的。要放開人民幣匯率,中國政府就必須放棄相當一部分這樣的自主權,不能隨心所欲地獨往獨來。"

作者:一通

責編:石濤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