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人類對"白色金子"的渴求-柏林糖博物館

2011年5月27日

柏林的糖博物館講述著許許多多的、關於這種"白色金子"的扣人心弦的故事。該博物館成立於1904年,在它的院子裡可以欣賞到一個大約350年前的、豎立著的中國滾筒石轆。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

無論在咖啡還是在小熊糖裡,或者是番茄醬、芥末裡,以及啤酒和藥裡,到處都有糖這種"白色金子"的蹤影。因為一直以來,不管在哪裡,甜的東西都是人們所喜愛的。然而,製糖卻是一種很辛苦的工作,不僅要用手,而且還要用腦來做。中國人在古時候就已經懂得了這一點,他們在生產和傳播這種"甜東西"的過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柏林的糖博物館館長伯恩哈德‧尼克爾(Bernhard Nickl)博士解釋說:"甘蔗最初產於美拉尼西亞和幾內亞,然後作為食物漸漸傳向印度。公元前3世紀,甘蔗從印度傳到了波斯地區,同時也傳向了中國。"隨著甘蔗在中國南方地區的種植,人們也在15世紀時製作了這種用來榨糖的石轆,並且也出口到別的國家。直到19世紀,這種石轆還在出口,甚至遠銷到夏威夷。

從富人的獨享到普通人家的糖罐

在同一時間,柏林成立了一個研究所來作為德國糖工業的中央研究實驗室,這也是糖博物館的前身。普魯士政府資助該研究所的工作,為著要解決這樣一個大難題:即這些美味可口的糖在歐洲幾百年來都只有非常富有的人才能消費得起,因為甘蔗在寒冷的歐洲無法生長,必須非常昂貴地從外國進口。為此,德國人也費盡心思尋找其它途徑,想要從當地的植物中提煉出糖來,而最後他們總算找到了。博物館館長尼克爾說:"1747年,柏林一位名叫安德烈亞斯‧西吉斯蒙德‧馬克格拉夫(Andreas Sigismund Markgraf)的藥劑師在甜菜根塊中發現了糖。這位普魯士科學院的院長是從國王那兒接到命令,要為這種昂貴的進口產品找到替代品。"

然而要從作為飼料的甜菜裡生產出糖,這在當時是非常複雜的。而且直到30年之後,即1783年,普魯士才在柏林附近的柯爾斯多夫 (Kohlsdorf) 設立了第一塊試驗田。然後又過了大約20年,到1802年,在西裡西亞設立了第一家糖加工廠來繼續進行試驗,因為當時的產品還是無法與進口的殖民地生產的糖競爭。歐洲殖民國家在美洲和加勒比地區等殖民地的甘蔗種植園裡壓榨奴隸們的勞動,驅使他們在沒有人性的條件下生產糖,這些帶著奴隸血汗的糖非常廉價,甚至比從中國進口還便宜。

可是沒過幾年,法國皇帝拿破侖於1806年在柏林城外頒布了"大陸封鎖法令",切斷了歐洲大部分地區來自殖民地的商品供應。到19世紀中期,奴隸制最終被廢除,但也導致物價飛漲。普魯士政府也因此開始致力於甜菜的研發,本地糖的生產逐漸地也獲得了回報。然而直到1900年,糖的價格才降得很低,這時普通的工人家裡也都有了這種典型的陶瓷盒子,用來裝一公斤麵粉、大米或者糖。

柏林糖博物館中的漫畫諷刺人類對糖貪得無厭圖片來源: Zucker-Museum

從棕色的糖到"白色金子"

"還有用銀子製作的糖盒子,並且被鎖起來,以防止有誰會偷嘗或者偷吃。"博物館館長尼克爾(Bernhard Nickl)介紹說。然而,這種"白色金子"在很長的時間內並不是白色的,即使在中國也是作為棕色的糖而有名。因為在東方和亞洲普遍使用的脫色工藝非常費時費力,而且也不是很有效,這一點可以在博物館裡看到。

"波斯人發明了'帽形'脫色方法。"生物學碩士尼克爾解釋說:"在這個過程中,他們把一個越往下越小,底部有個小孔的容器插到一個瓶子裡。然後把熬製好的糖漿倒進去,這樣糖漿就會漸漸流完。剩下的是一個硬的、多少有點發白的錐體。這就是"糖帽"這個名稱的由來。

直到19世紀中葉,人們才發明了一種更為有效的脫色方法,即所謂的離心法。效果要好得多,脫色後得到的就是全世界人們都喜愛的、雪白的砂糖。

糖、糖、糖--汽水、番茄醬、麥片棒……

如今,中國的糖產量繼巴西、印度之後位於全球第三。然而中國人自身對糖的消費卻相對較少:平均每人每年11,4 公斤,而每個德國人每年平均消費34,3 公斤,每個美國人30,3 公斤。與此同時,86%的糖是以隱性的形式被消費掉的。例如汽水裡含有10-12%的糖。如果飲料生產商只摻入5%的糖,那這種東西恐怕就賣不出去了。"或者拿比薩餅、番茄醬來說,幾乎沒有一樣是不摻糖的食品。"尼克爾解釋說:"如果有人想,那我們就買天然食品吧,那他就想錯了。事實上,蘋果汁也含有同樣多的糖,只不過是另外的一種形式,即葡萄糖和果糖。"

這種情況也同樣適用於那些所謂的不含糖的、很健康的麥片棒。這些麥片棒裡摻入了麥芽糖,因為如果不這樣的話就沒有人會吃。然而,麥芽糖比普通糖含有更高的化學指標,這意味著它會明顯刺激胰島素水準的上升。

借助生動形象的展品,糖博物館講解了所有這些富有趣味的真實故事以及它們之間的來龍去脈,因而非常值得大家參觀。

作者:Karin Deckenbach 譯者:易木

責編:樂然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