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任重而道遠-中國維和部隊整裝待發

2003年2月18日

中國的藍盔部隊應聯合國請求,將第二次走出國門,飛往遙遠的非洲,中國將更多地履行國際義務,以消除國際社會中認為中國沒有充分盡到聯合國常任理事國責任的批評聲音。

中國工程兵將戴著聯合國的藍盔參與剛果維和行動圖片來源: AP

二百多名中國的藍盔士兵正整裝待發,他們即將前往剛果,實施聯合國授予的和平使命,這是中國第二次接受這樣的使命。在當前的伊拉克危機中,安理會對解決衝突起著關鍵作用,作為在聯合國安理會擁有否決權的中國,想以參加聯合國和平使命的形式更多地體現自己的地位,以消除國際社會中認為中國沒有充分盡到常任理事國責任的批評聲音。

這支由中國派往剛果參加聯合國維和使命的部隊目前駐紮在北京北郊的昌平縣,屬於中國人民解放軍第41旅,共有218名士兵,其中五分之四是工程兵,其餘是醫務人員。他們的右肩上戴著藍色的聯合國徽章,左肩上是紅五星和中國的字樣。他們使用的軍車、工程車和發電機車都刷成了白色,上面標有「聯合國」的英文縮寫。據中國國防部聯合國使命組織辦公室的戴少安中將說,中國維和部隊使用的帳篷、食品和其它器械等都已裝船運往剛果。真是「兵馬未動,糧草先行」!

中國國防部聯合國使命組織辦公室是一年前成立的。這表明,中國願意在保障國際和平的事務中更多地發揮作用。直到1989年,中國才首次參加聯合國維和使命,大多數情況下,以派遣軍事觀察員的形式參加。十年前,中國第一次派遣了由八百名工程兵組成的維和部隊前往鄰國柬埔寨,在那裡修建公路和橋樑。從不久前開始,為了履行以後可能的和平使命,中國除了訓練工程兵和醫務人員以外,也開始訓練運輸兵。

針對此次在剛果的和平使命,國防部聯合國使命組織辦公室的戴少安中將說,這是中國士兵參加的人數最多、路程最遠的一次行動。雖然任務與過去相似,但是執行任務的環境大不相同,這次不是鄰國柬埔寨,而是遠在非洲的剛果,文化、氣候都十分陌生。儘管如此,只要聯合國有需要,中國還將派遣運輸兵前往。至於中國將來是否會派遣武裝維和部隊,戴少安中將不想做猜測,他只是重複了北京有關維護使命的原則:「不能以聯合國的名義對別國實行軍事干涉。」

上校袁春國說,中國維和部隊的士兵佩帶武器只是為了自衛。他本人就曾參加過在柬埔寨的維和行動,有一次,他們的車隊在行進中遭到槍擊,兩名中國士兵被打死。同樣,剛果那裡也危機四伏:部落戰爭、武器走私、愛滋病流傳等等。不過,袁春國上校在經過一個月的訓練後,感覺一定能勝任這項新的使命。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