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110708 Immendorff Bedeutung

Silke Lahmann-Lammert2008年7月19日

德國戰後最傑出的藝術家伊門道夫最大規模的版畫展目前在德國的港口城市漢堡拉開了帷幕。一年前,伊門道夫因身患絕症肌萎縮側索硬化症離開了人世。漢堡街頭的廣告柱上貼著此次畫展的組織者為這位傑出畫家製作的廣告畫,那是伊門道夫的巨大肖像,上面印有"歐洲前所未有!","世界巡迴展!"等字樣,兩個巨大的驚嘆號格外醒目。在伊門道夫去世之後,其作品的售價扶搖直上。

2005年,伊門道夫獲頒「金羽毛」獎圖片來源: dpa

生前,約爾格-伊門道夫總是試圖將自己塑造為叛逆者。在去世的幾年前,伊門道夫在接受電台記者採訪時還明確表示:"作品中最常見的主題是我對社會的關注,它們最能激發我的創作靈感。"

正是這種叛逆精神使伊門道夫於上一世紀70年代蜚聲全世界。那時候,德國西部地區的絕大多數知識分子都在思考戰後德國一分為二的問題,伊門道夫以其系列畫作"德國咖啡館"對兩德的分裂狀況表示抗議。"我始終將德國的分裂視為一個世界性的問題。這種狀況可以被視為緩沖區,或許也可被看作是兩輛即將相撞的汽車的保險槓。我認為,這一看法是正常的,對於那些無視該問題爆炸性的人,我反倒難以理解了。"

在漢堡的版畫展上,有一幅亞麻油氈巨幅版畫。畫面上的一堵牆將畫作一分為二。策展人蒂爾克-格伊爾就站在這幅畫作的前面。他說:"我們看到,有人將第一塊磚頭叢柏林牆上拆了下來。對這位男子來說,從柏林牆上拆下第一塊磚頭非常重要,因為他渴望實現德國統一。伊門道夫已事先預見到了這一幕。"

伊門道夫當然不會將兩德統一的題目留給那些保守派畫家。除了刻意表現反抗社會上層的努力之外,他畢生都致力於確保自己在德國藝術史上的穩定席位。1985年,伊門道夫為自己和同行彭克、巴澤利茨、呂佩爾茨和柯克比等人作畫,每個人都坐在一匹馬上,下面各有一行字:戰後最傑出藝術家。

策展人格伊爾總共收集了伊門道夫的650幅作品 ,其中有兩三個雕塑,除此之外的絕大多數作品皆為彩色版畫。這些作品記錄了伊門道夫的藝術成長史以及生活中的各個驛站:其中包括上一世紀60末的抗議作品,之後是系列畫作"德國咖啡館"和"花神開啡館"等,作品中也出現了在德國社會頗具影力的畫家鮑伊斯的身影等。

90年代,伊門道夫創作了一些列銅版畫和平版畫。他酗酒,玩女人,揮霍無度。在公開場合,他喜歡佩戴耳環,誇張的首飾,並經常臂挽年輕姑娘。之後便出現了不治之症的最早徵兆。左手變得無力。1997年,工作狂伊門道夫原本以為自己疲勞過度。

當確診為不治之症als後,伊門道夫更是加緊工作,希望自己的作品永留人世,他將自己比作文藝復興時期大師丟勒等,為自己創作了一系列自畫像。

在生命的晚期,伊門道夫已無法作畫。這一時期的作品均由年輕學生按照他的想法完成,他儼然成為一名指揮家。策展人深知,伊門道夫的展覽規模越大,轟動效應越廣,其作品也就越搶手。在伊門道夫的眾多收藏者中,也不乏中國的慧眼收藏家。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