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伏爾加格勒、察裡津、史達林格勒-一個城市的三個歷史

2003年1月31日

60年前的史達林格勒戰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重大轉折,史達林格勒這一名字也因此而永垂史冊。然而,史達林格勒這個名字在現今地圖上已經不復存在了。十月革命前,這個城市叫察裡津,現在叫做伏爾加格勒。

著名的伏爾加格勒曳引車廠,二戰期間為蘇軍生產了大量坦克圖片來源: AP

這個今天被稱為伏爾加格勒的城市在它的400年歷史中有過三個名字,這三個名字也確實代表了俄羅斯的三個歷史時期。

伏爾加格勒位於俄羅斯南部,距莫斯科約900公里,是伏爾加河下游的一個重要工業城市。該城市居伏爾加河西岸,佈局為沿河而走的長約70公里的狹長形。伏爾加格勒今有人口約一百萬,屬於俄羅斯15大城市之一。

該城市最早建於公元16世紀,當時叫做察裡津,源於韃靼語,意為「黃色的水」。在沙俄時代,察裡津發展成為一個以石油加工、漁業加工、木材加工和貿易為主的工業中心城市。

在蘇聯早期,該城市在美國福特汽車公司的幫助下擁有了一個大型曳引車廠。1925年,該城市被命名為「史達林格勒」,從此,這個城市便與蘇聯的大獨裁者史達林本人一樣,為世界所知曉。

圖片來源: AP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德國軍隊於1942年7月進入頓河大河灣,企圖迅速攻佔高加索和史達林格勒,開始了被認為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最殘酷的戰役之一的「史達林格勒戰役」。在頓河西岸的遼闊草原到伏爾加陡峭河岸之間的1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共有一百多萬人在這一場長達半年多的進攻與防禦殊死較量中喪生。1943年2月2日,希特勒的第六集團軍在蘇軍的包圍下最終投降。除了其重要的軍事戰略地位,史達林格勒在當時具有的政治象徵意義也是蘇德雙方不惜一切代價爭奪這一城市的一個重要原因。

圖片來源: DW

二戰以後,這一被戰火幾乎全部化為灰燼與瓦礫的城市被重建,工業也得到了恢復。城市建設受那個時代流行的新古典主義與新巴羅克風格影響,市中心的建築宏偉堂皇。而在市郊,建築則是典型的蘇聯式預制板建築。

1961年,赫魯曉夫為了清算史達林犯下的罪刑和消除史達林的影響,將史達林格勒改名為伏爾加格勒,即「伏爾加河畔的城市。」

今天,伏爾加格勒的街道和廣場上仍然到處可看到各種戰爭紀念展品和英雄紀念碑,讓人想起六十年前的那場血腥戰役。社會主義蘇聯解體後到現在,伏爾加格勒在經濟上幾乎沒有什麼起色,很多國營企業,包括那個著名的曳引車廠都陷入了危機。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