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伯爾逝世25周年

2010年7月16日

25年前的7月16日,德國作家海恩裡希‧伯爾在自己的家中去世,享年67歲。1972年,伯爾成為繼托馬斯‧曼之後第二位榮獲諾貝爾文學獎的德國作家。伯爾被譽為他所在時代的道德權威與明鏡。

1972年12月10日,伯爾榮獲諾貝爾文學獎圖片來源: AP

作為作家,伯爾(Heinrich Boell)感興趣的只有兩個話題:愛與宗教。由此誕生的作品成為德國戰後歷史上最受歡迎的文學之一。幾乎沒有其他人能夠像他那樣描述德國上世紀50年代到80年代的狀況,並作為道德的權威加以評判。而在1972年,或許是對他的攻擊達到頂峰的一年,伯爾榮獲了諾貝爾文學獎。

在伯爾的有生之年,他的短篇小說就成為現代文學的經典之作。《小丑之見》、《喪失了名譽的卡塔琳娜》至今仍收錄在學校教科書中。除短篇小說之外,伯爾還寫作諷刺文學和長篇小說,話劇劇本以及詩篇。伯爾還與妻子阿內瑪麗(Annemarie)一道翻譯英美文學作品。

對政治文化構成深遠影響

伯爾的聲譽則不但歸功於文學。伯爾發起的辯論也對德國的政治文化構成影響長達數十年之久。這位作家將自己的角色理解為"全心投入的時代同行者"。無論是在文學作品,還是評論或演講中,伯爾強烈地抨擊國家、教會和社會的專權與失誤。

上世紀70年代恐怖組織紅軍旅(RAF)時期,伯爾引發的爭議最為尖銳。1972年1月,伯爾在《明鏡周刊》發表文章,要求以公平和法治對待恐怖分子,並指責《圖片報》及施普林格出版社(Springer)煽動情緒,製造謠言。由此引發了一場針對伯爾的醜化運動,在高峰時期甚至要求將他驅逐出境。

同年,伯爾榮獲了諾貝爾獎。兩年後,《喪失了名譽的卡塔琳娜》出版,單單在德國就售出了約600萬冊,有力地打擊了嘩眾取寵的文風。

積極參與社會政治活動

伯爾將自己的聲譽用於社會與政治活動中。80年代,他也曾參加反對部署核導彈的靜坐示威活動。作為國際筆會的主席,他曾於70年代為蘇聯異議人士索爾仁尼琴和科培列夫提供幫助,前者還曾在伯爾的家中住過一個時期。當代紀實文學的開創者之一君特‧瓦爾拉夫(Guenther Wallraff) 評價說,"在西德致力於此的作家中,伯爾是第一人。他是如此立場鮮明,使他成為標誌性的人物。"

對於研究這位作家的生平創作構成沉重打擊的,是2009年3月科隆市檔案館坍塌事故。檔案館中原先保存著伯爾的文學手稿。其中只有一小部分完好無損。其餘寄希望於修復工作。27卷的伯爾全集原計劃於秋季出版最後三卷。

伯爾今天仍舊擁有忠實的讀者。他的作品每年僅德語版就有10萬冊以上的銷量。他的作品被翻譯成45種語言在海外出版,其中也包括中文。

綜合:苗子

責編:石濤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