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來自美國的驚人結論:中國科技水準已是世界第一

平心2008年2月20日

許多人至今認為中國只是一個世界工廠。有人說中國在科技上突飛猛進,人們也只是聽聽而已。然而美國佐治亞理工學院的2007年「高科技指數」得出了一個驚人結論:中國科技水準已經是世界第一;中國科技總體實力也已超過德國、日本,很快就能超出美國。德國之聲記者報導如下。

2006年5月,中科院院長陸甬祥在波昂簽署備忘錄並接受德國之聲採訪

尋找下一個日本卻找出了下一個美國

佐治亞理工學院(Georgia Tech)是美國三大理工學院之一。從上世紀80年代中開始,它就經常推出一個世界「高技術指數」(High Tech Indicators,縮寫為HTI)。當初的目的是研究與預測:誰將是下一個日本。那時正是日本經濟光芒萬丈的時候。然而,日本無論在經濟上還是科技上,追到美國身後之後,就開始「休息」了,擺出一副永遠不可能再進一步奪取冠軍的姿態來。

佐治亞學院的這個指數每年在那裡更新著,直到它忽然發現了一個「日本」,等到它發現這個「日本」的時候,同時發現這個新「日本」甚至已經局部超越了美國,從總體上,也是50到60年來第一次有了美國與別人競爭、並隨時可能落後的局面。這個新「日本」自然就是中國了。

這個由國家科技基金出資開展的調研項目的撰寫者之一尼爾斯.紐曼說:「將近一個世紀來,我們第一次看到了既駕馭基礎研究領域,又具有吸取科研成果、在科研基礎上創造和營銷產品的經濟能力的領導者,而且是在這個星球上不止一個地方。」著眼美國,這位紐曼感慨萬端,「二戰以來,美國一直是全球經濟的主要駕馭者。我們現在卻面對這麼一個形勢:不是在這裡研究開發和展開營銷的技術產品在市場上出現,我們跟這些產品毫無關係,甚至不知道它們會到來。」

中國已被視為世界科技領袖

這個指數由6個領域構成:投入(Input),國家方針(National Orientation),社會經濟基礎設施(Socioeconomic Infrastructure),科技基礎設施(Technological Infrastructure),生產能力(Productive Capacity),科技水準(Technological Standing)。佐治亞理工學院對33個國家進行比較,綜合統計數字和專家看法給各個國家打分。

佐治亞理工學院相應文章的標題就叫「調研顯示中國是世界科技領袖」。不少英語媒體轉載、報導,用的是相應的提法。這是因為,從科技的角度看,最重要的指數「科技水準」方面,中國高居第一。2007年這個指數方面,中國得分為82.8,美國落到了76.1。德國第三,66.8,日本第四,66.0。而在11年前的1996年,中國這方面的得分還只有22.5,而美國得分91.4。然後是中、美並進,99年時美國達到95.4分,中國則翻了一倍,達44.2分。而中國在這方面超過美國還是這兩年來的事情,美國從2005年的82.9分進一步下跌至76.1分,而中國從2005年的73.9分進一步升至82.8分。

在科技水準這個方面,所謂「金磚四國」中的另外三國根本無法跟中國相比:2007年,巴西的得分是17.6分;印度的得分是20.7;俄羅斯是15.8。而東亞的韓國(44.4)、新加坡(43.4)、台灣(34.5)和馬來西亞(32.2)則都相當不錯。

中國改變了世界風光

同為這個項目撰寫人的佐治亞理工學院政治與評價中心主任阿蘭.坡特(Alan Porter)說:「中國真的在科技方面改變了世界經濟風光。「」假如您看到,中國既展開低成本大規模加工,又聚焦於科技,然後在強調研究和發展的基礎上把它們結合起來,那麼結果將是:給其它國家留下的空間就沒有多少了。」

紐曼指出:「我們在我們測算的所有領域都看到中國的持續增長。與任何其它國家相比,我們沒有看到中國在上升過程中出現過任何停頓。這種增長是戲劇性的。」從6個指數領域看,所有其它國家都升升降降,有起伏波動,而中國在6個指數中的5個裡都是一路往上走,沒有出現過哪怕是停頓的時候。只有「國家方針」是個例外。

在「科技水準」這個領域內,技術產品的出口是一個關鍵因素。最近,中國這方面的出口額已僅次於美國。紐曼說,很快中國在這方面就會超出美國成為冠軍。

在培養和引進科技人才方面,美國近年來一直停頓不前。報告指出,9-11後,美國給移民設置了一系列障礙,更妨礙了美國科技人才群的擴大。紐曼說:「科學家和工程師,中國現在擁有的還不到我們的一半,但它有很大的增長空間。對美國來說,很難在這個領域改善很多,而對我們來說,情況變壞卻是很容易的。然而對中國人來說,變好是很容易的,因為他們有更大的操作空間。」

坡特認為,中國正在向研究與發展的全面的領袖方向行進。他舉例說,中國現在在關於納米技術的出版物的數量上已經是世界第一,儘管美國的出版物被引用、轉載的比例比中國大。

中國並非在所有領域內都居前列

除了「科技水準」這個領域,其它5個領域內中國還是落後於美國。在有些領域,中國其實還很落後。

在「投入」領域,中國雖然屬於「第一梯隊」,但僅排名第八,以67.2分落後於美國(88.7)、日本(75.7)、德國(70.0)、英國(69.5)、瑞典(68.1)以色列和加拿大(都是67.3)。「金磚四國」中,巴西47.1,印度56.8,俄羅斯55.2。但中國在1993年時還只有45.1分,增長速度是最快的。

在「國家方針」領域,高居首位的是愛爾蘭(83.4),美國排在第四(78.0),中國(62.6)甚至排在最後排:第24位。而1996年時中國這方面得分還比現在高(65.2),2005年時更曾達到74.3分。德國是72.8分,日本是75.7分。巴西是55.1分,印度是64.6分,俄羅斯57.5分。

在「社會經濟基礎設施」領域,美國以87.9分高居第一,中國更差,在33個國家裡倒數第七(61.2),但中國在1993年時只有46.4分,此後一路往上走來。德國得69.3分,日本得71.2分,都不是很靠前。巴西50.3,印度55.1,俄羅斯65.4。

在「技術基礎設施」領域,中國相當不錯。美國以95.5分遙遙領先於其它國家,日本以68.8居第二,德國以63.0居第三,中國以60.0居第四。在1993年時,中國這個領域得分只有38.6。此後一路往上走。巴西36.6,印度44.4,俄羅斯47.8。

在「生產能力」領域,中國又是非常出色:以85.2分僅次於美國(93.4)和日本(87.2)居第三。1993年時,中國這個領域的得分只有33.2分。德國以74.8分居第四。巴西為46.5分,印度63.1,俄羅斯49.9。

40歲的美國人跟12歲的中國人比賽藍球

從美國人搞的這個「權威指數」中,能看出一些什麼來呢?

首先,中國科技先(經濟)一步進入與美國競爭階段已經成為事實。西方十多年來對中國的注意力主要放在了經濟發展上。據德國之聲記者觀察,驚呼中國在科技方面也在超越西方的呼聲其實是最近一年來,尤其是最近幾個月來才有的新現象,或者說,現在此間的人們忽然變得敏感起來了,呼聲一下子集中了。但說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一科技大國、「世界科技領袖」的,恐怕還是這個美國佐治亞理工學院。這個「科技水準」指數,包括許多方面,比如高科技產品的出口、發表的論文等。但是,現在就說中國是世界科技第一大國,似乎有點過早。數字有時候是騙人的。比如論文,它還有個品質問題;比如在許多尖端科學領域,包括航天航空、軍事科技等,眾所周知中國跟美國等西方國家還是有差距的,有的差距還很大;比如高科技產品,還有個定義問題(手機、筆記型電腦等通常也被視為高科技產品)。但是,數字畢竟不會是完全憑空產生的。總體上,中國科技力量的突飛猛進,已經到了跟美國競爭的地步,這應該是事實。而且在這方面,中國的科技地位進步已經走到了經濟地位進步的前面。在經濟上,中國畢竟還在跟德國爭第三個位置,而在科技上中國已經在爭奪第一了。只是科技上何時真能成為第一,恐怕不可能像經濟上那麼透明。許多方面也只能靠這些不太可靠的數字,有些方面甚至只能憑感覺。

其次,這些指數也表明,中國整體上突飛猛進,但進展很不平衡。剛看到一篇文章的標題裡說「中國經濟處在成長期的煩惱中」,覺得很有意思。確實有這麼一種味道。比如一個人一下子竄高了,還來不及長「胖」,有的部位發育成熟了,有的部位剛開始發育。這六個領域的指數就有這個模樣:「科技水準」達到世界第一了,在「社會經濟基礎設施」領域卻還倒數著。有的領域(比如科技水準和生產能力)進展的速度極驚人,但有的領域(尤其是「國家方針」)幾十年來還在徘徊。

紐曼的一個比喻很有意思,他把美國和中國比作在打藍球的兩名運動員,「就像一個40歲的球員跟一個只有12歲的對手比賽,但那12歲的已經跟40歲的你一樣高了。你現在還稍微比對手強一點,有更多的經驗,可是你的身上已經擠不出多少潛力來了。未來顯然看上去對美國不利。」

德國之聲版權所有

轉載或引用請標明出處和作者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顯示更多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