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071008 Politkowskaja Prozess

Esther Hartbrich2008年10月7日

以撰寫批評性報導聞名的車臣問題女記者波利科夫斯卡婭於2006年10月7日在莫斯科自己家門前被人開槍打死。死時年僅48歲。如今凶手仍然沒有被捉拿歸案。司法部門估計,凶手目前躲藏在西歐地區,因此已經請求德國有關部門提供幫助。與此同時也有人猜測,克里姆林宮才是此次該刺殺事件的真正幕後指使。 該案的審理工作不久後將正式開始。

默默的悼念圖片來源: AP

對波利特科夫斯卡婭謀殺案三名嫌疑人的審判程序不久後將正式啟動。幾天前檢察署已經將起訴書上交了有關法院。起訴書中說,莫斯科打擊有組織犯罪行為民兵部的一名前工作人員組織了此次謀殺行動。 車臣的兩兄弟扎布拉伊-馬赫姆多夫和伊卜拉辛-馬赫姆多夫協從參與了這一犯罪活動。謝爾蓋-索科羅夫是被謀殺的女記者波利科夫斯卡婭生前也曾為其工作的"俄羅斯新報"的記者。他說:"這個案件還沒有澄清。 只是其中一部分有了答案。 起訴書中只涉及了3名嫌疑人。 而真正的凶手,這起事件的策劃者以及中間聯絡人都還逍遙法外。"

馬赫姆多夫的第三個兄弟魯斯塔姆應當是刺殺波利特科夫斯卡婭的直接凶手。 雖然他因涉嫌參與其它犯罪活動多年來一直受到國際通緝, 但至今仍然不知去向。"俄羅斯新報"在10月6日星期一的版面上,提出了許多迄今令人無法解答的問題。比如秘密情報部門事前是否知道該刺殺計劃,並因此下令跟蹤波利特科夫斯卡婭的。 為什麼每次有關涉案人的訊息都會走漏,至使調查工作不斷遭遇挫折。 凶手魯斯塔姆-馬赫姆多夫又是從哪裡得到的出境許可證的等等。

然而"俄羅斯新報"對正式調查工作提出的批評也只能僅此而已。 該報編輯索羅科夫甚至表示, 他認為,調查工作的拖延並沒有政治背景,同克里姆林宮沒有任何關係。"俄羅斯新報同檢調小組進行了密切的合作。我看到了該小組所面臨的艱巨任務。 由於這場謀殺事件是專業人員組織策劃的, 因此調查工作異常困難。"

俄羅斯官方一再強調, 下達這一謀殺行動任務的人隱居在國外。 俄羅斯的金融寡頭,克里姆林宮的敵人, 目前流亡英國的貝雷斯沃斯基有可能才是真正的幕後黑手。然而俄羅斯反對黨則懷疑克里姆林宮策劃了此次事件, 目的不過是為了讓這位敢於提出批評意見的女記者閉嘴。而波利特科夫斯卡婭遇刺的10月7日,也正好是前俄羅斯總統、 現任俄羅斯總理普丁的生日。在野黨懷疑,負責俄羅斯國內安全的情報部門-俄羅斯聯邦安全部FSB 下達了刺殺任務。而索科羅夫也不完全排除FSB 參與了刺殺活動的可能。 他說: "在FSB 裡面也有同法律保護部門合作,從事犯罪活動的人。 現在的問題是, 究竟誰為誰提供了幫助。"

"俄羅斯新報"的工作人員估計, 此次謀殺事件同波利特科夫斯卡婭的記者工作有關。 這名女記者生前在大量文章和書籍中對俄羅斯軍隊在車臣破壞人權的行為,比如施加酷刑和實施綁架,提出了強烈的批評。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