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俄羅斯反制歐美 中國得利

2014年8月16日

西方國家日前擴大對俄制裁,俄羅斯隨即採取反制措施,禁止進口歐美蔬果等食品。德語媒體認為,在西方與俄羅斯因烏克蘭問題相持不下之際,維持中立態度的中國將坐收漁翁之利。

Russland Präsident Wladimir Putin 5.8.2014
圖片來源: Reuters

(德國之聲中文網)鑑於烏克蘭危機日益加劇,美國及歐盟日前擴大對俄羅斯的經濟制裁,而克里姆林宮則出台反制裁措施,禁止進口歐美蔬果、肉製品及奶製品。《新蘇黎世報》周六發表署名文章指出,此一禁令將使中國從中受益。

"中國領導層迄今對烏克蘭危機始終持保留態度。北京傳統上不干預其他國家事務。在此背景下,中國多次呼籲衝突雙方和解並坐上談判桌,但卻不持任何立場。中國有保持中立態度的好理由,因為其經濟將能很快從俄羅斯與西方的糾紛中獲益。"

《新蘇黎世報》寫道,中國鄰近俄羅斯邊界的省份希望盡快向北方鄰國出口更多食品。文章引述當地大型食品生產商稱,俄羅斯對歐美的蔬果禁令間接為其出口市場帶來正面效益。黑龍江省政府已經批准新設兩個海關關卡。東寧縣政府則指示搭建大型市場。

"早在俄羅斯對歐盟、日本、澳洲及美國的多種農產品下達進口禁令前,該國已經和北京展開貿易對話,並於8月8日簽訂協議。這項協議的進展前所未有的快速,旨在大規模擴大蔬果的進口。雙邊貿易還將拓展至中國的西北部。中俄兩國間的共同邊境長達4000餘裡。"

歐美的制衡手段

《新蘇黎世報》指出,英文版《中國日報》此前曾引述業界專家估計,今年中國對俄羅斯的糧食出口將提升80%。而中國官方媒體則援引有關當局稱,在烏克蘭危機爆發前,中俄已有意拓展邊界貿易。

俄羅斯出台反制裁措施,禁止進口歐美蔬果、肉製品及奶製品圖片來源: DW/C. Bolwin

"中國每年必須為13億民眾進口大量食品,同時也輸出許多糧食。雖然中國經常發生食品醜聞,幾乎有五分之一的耕地受到有害物質的侵蝕,但中國目前已成為重要糧食出口國。全球共有37%的水果和蔬菜製品來自中國。"

文章作者指出,美國與歐盟國家對於中俄的密集邊界貿易惱怒不已。據西方駐北京外交人士表示,西方已與中國領導層舉行會談。事實上,西方國家掌握著制衡俄羅斯的手段,阻礙中俄擴大貿易:

"俄羅斯希望以天然氣和其他原材料支付中國的進口商品。目前俄羅斯的原料貿易是以歐元和美元進行交易。雖然中俄商討以人民幣和盧布直接貿易,但付諸實行仍需時間。"

"外交人員表示,歐美國家能在此時採取行動,利用金融手段阻止中俄貿易,截斷俄羅斯的資金來源。西方國家的盤算是,只有在俄羅斯大量向中國輸送天然氣後,北京才會有興趣以當地貨幣進行交易,而此情形最早只會發生於2017年。因為第一條管線屆時才能開通。"

中國市場:風險集中地

多家外國汽車製造商近日在中國受到反壟斷調查。《新蘇黎世報》在另一篇短評中指出,雖然中國是全球汽車製造商的嚮往之地,但越來越具主導性的中國市場將因此成為許多製造商的風險集中地。

中國市場的蓬勃發展使汽車製造商獲益頗豐圖片來源: Reuters

"中國早已超過美國世界第一汽車大國的地位。2014年年底,幾乎每四台車就有一台是在中國售出。今年上半年,製造商在中國銷售880萬輛汽車,在美國的銷售量則為810萬輛。遠遠落後的分別為日本(260萬輛)、巴西(160萬)和德國(150萬)。德國汽車專家杜登霍費爾(Ferdinand Dudenhöfer)在一份近期發表的分析中指出,今年約90%的全球增長應歸功於中國。迄今為止,從銷售量及利潤看來,中國市場的蓬勃發展對許多製造商而言是一大福音。然而,鑑於中國當局近期對產品價格展開調查,雖然汽車的銷售量依舊看漲,但在利潤方面前景卻逐漸暗淡。此外,中國仍是一黨專政、缺乏自由貿易市場的國家。雖然中國在法制上看似比俄羅斯等國穩定,但新風險可能在一夜之間突然降臨。"

摘編:張筠青 

責編:嚴嚴

本文摘自其它媒體,不代表德國之聲觀點。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