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ussland Syrien
2011年11月18日
敘利亞的內戰處於一觸即發的狀態,國家面臨分崩離析--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是這樣評價敘利亞目前的局勢的。在他11月17日與歐盟外交事務高級代表阿什頓會晤之後,人們明確解讀了來自莫斯科的訊號,那就是不能推翻敘利亞現政府。不過,俄羅斯對大馬士革的支持當然也是有限度的。俄羅斯政治學家、莫斯科獨立的"彼得堡政策基金會"主席維諾格拉多夫(Michail Winogradow)認為,俄羅斯對敘利亞的支持,取決於克里姆林宮對阿薩德是否仍然具備行動能力的評估。
早在夏天,俄羅斯總統梅德韋傑夫就警告阿薩德,假如他拒絕和反對派和解,並且不能重建和平的話,那麼他將面對"悲慘的下場"。
俄羅斯不希望敘利亞成為下一個利比亞
俄羅斯擔心,一旦聯合國作出制裁敘利亞的決議,將使"利比亞式"的外國軍隊干涉成為可能。儘管如此,敘利亞對於莫斯科來說早已不再是戰略夥伴,但是經濟合作方面敘利亞最起碼比利比亞重要,俄羅斯政治學家維諾格拉多夫指出,還有武器貿易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因素。此外,早在冷戰時期就有數以萬計的敘利亞人在前蘇聯留學,並且流利掌握俄語,兩國在教育領域一直保持緊密的聯繫。
始於70年代的武器貿易夥伴關係
敘利亞始終是俄羅斯軍事裝備在中東地區的大客戶。莫斯科獨立軍事專家格爾茨(Alexander Golz)向德國之聲記者介紹,莫斯科和大馬士革之間最大武器交易要追溯到上世紀70年代,當時人們開玩笑說,卡拉什尼科夫式步槍之所以那麼受歡迎,並不是因為它的強大火力,而是因為前蘇聯在冷戰時期以非常低的價格出售給自己的盟友。比如敘利亞當時也以幾乎是白送的價格得到了大批蘇聯武器。現在敘利亞政府軍用來鎮壓抗議示威的坦克和裝甲車,大多數還是勃列日涅夫時代的。
如今,與武器買賣相比,位於敘利亞塔爾圖斯港的俄羅斯海軍基地似乎更為重要。這個小小的軍事基地現在僅僅用於補給,駛往印度洋的俄羅斯軍艦在這裡加油、裝載食物,或者進行一些小的檢修工作。
敘利亞反對派領袖造訪莫斯科
儘管如此,人們還是能夠感到,俄羅斯目前在政治上已經不排除任何可能性了。阿薩德政府的反對者已經多次到俄羅斯訪問。不久前,反對派組建的全國委員的主席加利昂(Burhan Ghalioun)還得到了莫斯科的款待。他與俄羅斯外交部和聯邦委員會的代表進行了會談。加利昂當時提出的讓敘利亞總統下台的要求沒有得到克里姆林宮的支持。不過,梅德韋傑夫早在10月份就發出了一個明確的訊號:假如不實行改革,那麼敘利亞政府就得面對無情的後果。
作者:Viacheslav Yurin,編譯:雨涵
責編:李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