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個人電腦喜慶30周年

轉載或引用務請標明「德國之聲」<br>本站網址:www.dw-world.de/chinese 2005年1月7日

在個人電腦多媒體化的今天,看三十年前的的第一台個人電腦就像在博物館看一件舊石器時代的出土文物。 也就是在十年前,個人電腦用戶還在為如何增加幾個K的記憶體而鑽研稀奇古怪的各種DOS命令。

這個黑盒子是什麼?30年前的個人電腦!圖片來源: AP/Heinz Nixdorf Museumsforum

1975年1月,美國《大眾電子》(Popular Electronics,)雜誌以Altair 8800(牛郎星8800)的照片為封面,介紹了這台計算機——世界上第一台個人電腦。其創造者,如今享有PC之父美稱的愛德‧羅伯茨(Ed Roberts)當時是為喜歡自己動手的一大批計算機愛好者設計的。最初的Altair 8800只是一套「光禿禿」的組件,沒有任何軟件作業系統,價格在400美元左右。

如今,功能強大的多媒體筆記型電腦已經成為普通辦公用品圖片來源: dpa zb

如今,據估計全世界已有5.75億台個人電腦。專家們預測,到2010年,這個數字將會上升到13億台。

用撥動開關編程

「沒有顯示屏,沒有鍵盤,沒有固定存儲器,Altair和今天的個人電腦沒有多少相似之處」,世界最大的計算機博物館——德國帕德博恩的海因茨‧尼克斯多夫博物館論壇的施托爾特這樣介紹說。「編程者使用撥動開關和二極發光管可以編簡單的程序,但花費的時間不短,因為需要用手撥動面板上的8個開關,輸入一個個二進制的「0」和「1」。一個小程序往往需要撥動幾千次開關。」儘管如此,Altair依然標誌著一場革命的開始,由櫃子般的大型計算機轉向微型計算機。

比爾‧蓋茨馬上興奮不已

如今的軟體巨霸——微軟公司的創始人之一比爾‧蓋茨當年還只是大學三年級的學生,他馬上興奮不已,和他的朋友保羅‧艾倫一起,花了5個星期的時間,編成了一套作業系統。蓋茨當時就已經隱約感到這是一個前景可觀、非常有利可圖的行業。20年後他回憶說:「那天我和艾倫站在哈佛大學廣場上興奮地閱讀《大眾電子》上有關一台真正的個人計算機的文章。雖然閱讀時我們還不大清楚它會有什麼樣的用處,但我們很快就確信,它將會改變我們以及整個計算世界。」

1978年蘋果II型問世

Altair的一位前輩卻沒有成功:早在1973年1月,法國的R2E公司就向市場推出第一台帶微處理器的「Micral-N型」微電腦,但它在美國鮮為人知,不久就徹底被人遺忘了,Altair則很快贏得了一大批發燒友。然而,真正引起輿論界廣泛注意的個人電腦,卻是1978年問世的蘋果II型。

銷售大王C64

1981年的IBM開發第一台個人電腦 5150,當時售價高達1萬馬克。圖片來自 Heinz Nixdorf MuseumsForum (HNF)圖片來源: Heinz Nixdorf MuseumsForum (HNF)

1981年,IBM公司的第一台PC才為個人電腦帶來突破性發展。此時,數字革命也開始漸漸進入百姓家庭:傳奇般的家庭電腦Commodore 64,其銷售量高達2000萬台。

計算機博物館的珍藏

1988年的康柏386(Compaq 386)個人電腦 圖片來自 Heinz Nixdorf MuseumsForum (HNF)圖片來源: Heinz Nixdorf MuseumsForum (HNF)

Altair 8800是海因茨‧尼克斯多夫博物館論壇(www.hnf.de)組織的個人電腦史大型展的展品之一。PC史上最重要的其它代表,如Sinclair ZX 80、C 64或者Tandy TRS-80也在該展上佔有一席之地。來訪者可以在眾多顯示屏上自己動手,試試已成為歷史的一些軟體和作業系統,比如說再次體驗玩經典游戲「大金剛(Donkey Kong)」或「吃豆豆(PacMan)」的快感。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