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借助海蛞蝓對付多重耐藥性病菌

2015年4月12日

多重耐藥性病菌是現代醫學所面臨的重大挑戰之一。現在,研究人員有望借助大自然的力量,尤其是印尼的一種海蛞蝓,戰勝多重耐藥性病菌。

Chromodoris willani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Hippocampus Bildarchiv

(德國之聲中文網)今年一月,一則消息引發了全德國的不安:基爾大學附屬醫院有12名死亡患者生前均感染了同一種多重耐藥性病菌,現有的抗生素對它毫無作用。雖然在這12名患者中,有9名的直接死因並非該病菌,而是他們此前就患有的其它重病,但另3名患者則很可能是由該病菌致死。這一情況表明,多重耐藥性病菌已不再是天方夜譚,而是危及德國,危及歐洲的現實。

針對多重耐藥性病菌的科研工作,其最新發展趨勢是回歸自然,向大自然取經。迄今人們主要依靠抗生素對付病菌,但由於病菌的適應能力太強,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抗生素這條路已走不通了。現在,研究人員希望能從印尼的叢林和沿岸水域的動植物世界,找到仙丹妙藥。為此,德國教研部撥出大約700萬歐元的科研經費,資助科學家到2018年進行名為"鑑別和利用印度尼西亞天然物質研製藥物"的科研項目。

德國科研項目承接單位VDI/VDE-IT負責該項目的莫妮卡‧胡伯爾(Monika Huber)向德國之聲介紹說:"研究人員將研究那一帶的真菌、海蛞蝓、植物、昆蟲、細菌等,特別是那些和其它物種密切共棲在一起的生物,是否會生成具有潛在抗感染功能的物質。"

印尼的生物非常多樣化。研究人員在沿岸水域潛水採集海蛞蝓。圖片來源: T. Schäberle

研究人員很有信心,認為可以找到一種以完全有別於現有抗生素的作用方式遏制病菌的物質。波昂大學的蒂爾‧舍博勒(Till Schäberle)就準備為此深入研究印尼的海蛞蝓。他介紹說:"我們知道這種海蛞蝓就不怕微生物侵襲,也許是因為它們身上寄宿了特定的細菌,這些細菌可以生產具有抗微生物作用的物質。"

這些"原始生產者"與海蛞蝓共棲,並保護海蛞蝓免受微生物侵襲。舍博勒希望能在海蛞蝓身上鑑別出這樣的細菌,然後在實驗室人工培養。

今年八月,他將前往印尼,在那裡的沿岸水域潛水採集海蛞蝓,並希望隨後的研究分析能夠證實他的想法。不過,即便他和他的團隊能夠在海蛞蝓身上找到這種全新的抗生物質,而利用這種物質研製出成熟的藥品,還是需要不少時間的。舍博勒估計,在理想情況下,也需要大約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