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克魯格榮獲德國文學最高獎項-畢希納大獎

轉載或引用務請標明「德國之聲」<br>本站網址:www.dw-world.de/chinese2003年5月13日

德國畢希納文學大獎得獎人克魯格說:「每個人都擁有兩種財富,一個是生命,另一個是情感。」克魯恪從他60年代發表的電影作品和文學創作,一直到近年的作品「感情的編年史」,他都一直致力描寫這個主題。

獎金為4萬歐元的畢希納大獎每年頒發一次。圖為今年得主克魯格圖片來源: AP

克魯格的理念是「所有的感情都相信會有一個幸福的結局。」但是他本人也瞭解,幸福的結局並不是必然的。克魯格出生於1932年,40年代初期歷經空襲轟炸。他後來寫下這些經歷並深信,即使在最困難的條件下,人一樣可以相信,他可以擁有幸福。克魯格說:

「所有從生物演化生存下來的生物,都有一個特性,就是對別人的不信任, 人一開始總會犯錯誤, 但這是世界對他的一番好意, 也是人賴以為生的資本。」

克魯格大學時期,在法蘭克福和馬堡攻讀法律、歷史和教堂音樂。阿多諾的批評理論(Adornos: Kritische Theorie)對他產生影響深遠。60年代末、70年代初期,他和社會學家耐格特(Negt)合作編寫了「大眾和經驗」(Öffentlichkeit und Erfahrung)以及「歷史和情感」(Geschichte und Eigensinn)兩本書。這兩本書很快地成為左派學生的讀物。克魯恪在他的第一本文學作品「描寫屠殺」(Schlachtbeschreibung),就發現了他的寫作方法。他後來的作品描述人的命運如何受到大環境災難的影響。

克魯格不願意將他的創作侷限在某一方面,他除了電影作品和理論書籍以外,也從事文學創作。他的電影作品, 例如「昨日再見」, 「愛國者」,「手足無措」等,都曾經獲得過有富有影響的國內外電影大獎。此外,他還參與了「新德國電影獎」的設立。1962年時他在一份宣言中指出:

「我們提出要求,創作新的電影,新電影需要新的自由,也就是免於商業化的影響, 免於受到利益團體的左右, 舊電影已經死掉, 我們相信新電影。」

克魯格同畢希納的革命解放思想一脈相承,他的小說描述生命欠缺的東西,以及生命可以找到一個更好的結局,人的一生可能出現毀滅性的事件,但還是有機會,會有好的結局,只是它們被所錯過了, 或是粗心地被忽略了。

克魯格在2000年出版了「感情編年史」,在這兩冊作品中,他
為他的生命作了一個總結。 隨著年紀的增長,他變得更智慧, 但他依然相信, 世界是可以改變的, 而且可以變得更好。他說:

「我們已經錯過一些歷史機會,現在不可以再錯過下一個機會。」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