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走進大學,教授回答「幼稚」問題
2003年5月3日
為什麼要禁止克隆人?
為什麼希臘雕塑都是裸體?
為什麼我們會做夢?
為什麼星星不會從天上掉下來?
為什麼我是我?
要想把這些非常複雜的問題深入淺出地講解給孩子們聽,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蒂賓根大學和士瓦本日報聯合舉辦的第二屆「兒童大學「系列講座上,來自生物學,考古學,心理學,天文學,哲學等領域的8位大學教授將為14歲以下的中小學生們解答這些疑難,授課時間:從4月29日起每周二下午5點15分至6點,地點:蒂賓根大學教室。
生物學家,諾貝爾獎獲得者尼斯萊-沃爾哈特女士是第一堂講座的主講人,她題目是人類克隆問題。每一名參加講座的小「大學生」們都將得到一張學生證,並在每堂講座結束後得到一份聽課證明。兒童大學的主辦人之一,蒂賓根大學新聞處負責人塞費爾特說:「創辦兒童大學不是在於和中小學競爭,也不是為了填補學生們在國際中學生水準測試中暴露出的缺陷。它的目的在於激發孩子們對科學的興趣,同時向人們展示,大學是一個開放的機構。
去年夏季,蒂賓根的第一屆「兒童大學「獲得了成功,每次講座都吸引了500至900名中小學生。主辦者還將授課內容匯集成冊。該書出版後,短短幾周內就賣出了3萬多本。兒童大學的構想在義大利引起了良好的反響,蒂賓根兒童大學繼而於今年三月在羅馬建立了分支機構,由蒂賓根大學的兩位數學教授按照兒童大學的講座模式為當地一所中學的8年級學生授課。此外,巴塞爾大學和斯圖加特的霍恩海姆大學也準備興辦兒童大學。
德國費馬恩島的一所技術專科大學已於今年1月創辦了兒童大學。它的教學重點為能源和環保領域,目的在於為技術性行業培養後起之秀。該項目得到了大眾汽車集團的支持。組織者之一,物流管理與後勤學院的亨瑟爾先生這樣說道:「一個人是否對技術和自然科學感興趣,往往在他的兒童時代就決定了。」他說:這所兒童大學的目的就是在於寓教於樂,讓學生們通過自己動手設計,通過參加討論豐富知識,培養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