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政治北美

全球媒體論壇:構築橋樑 抵禦民粹

Frank Hofmann
2025年7月7日

一年一度的德國之聲全球媒體論壇本周在波昂舉行。各國媒體界人士共同探討在社會兩極分化時代,媒體如何共同應對言論鉗制、假訊息等問題。

全球媒體論壇和德國之聲標誌
德國之聲每年夏季主辦全球媒體論壇圖片來源: Björn Kietzmann/DW

(德國之聲中文網)在越來越多的國家專制政府掌權、傳播民粹、限制媒體自由的背景下,今年德國之聲全球媒體論壇(Global Media Forum)的主題是「跨越障礙,構築橋樑」。為期兩天的論壇7月7日到8日在德國波昂舉辦。

國際對外廣播式微?

川普上任後,大肆裁減,甚至凍結了美國之音、自由亞洲、自由歐洲等對外廣播機構的公共資金來源,造成這些媒體被迫裁員或關停部門。

設在布拉格的自由歐洲/自由電台(RFE/RL)台長卡普斯(Steve Capus)在出席全球媒體論壇前大聲疾呼:「我們必須生存下來,否則這將是給俄羅斯和中國的一份大禮。」同德國之聲一樣,自由歐洲也面向眾多被官方宣傳主導的媒體市場。

DW台長評美國之音等裁員:中俄會填補留下的空白

為何這種網路攻擊給新聞自由帶來嚴重威脅?

03:08

This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video element.

BBC全球新聞主管蒙羅(Jonathan Munro)也指出,世界許多地方政治動蕩加劇,「這對我們的觀眾影響是巨大的,」而美國一些公共媒體卻被迫裁撤或關閉,「這一發展令人擔憂,尤其是在全球虛假訊息大量增加的情況下。」

數字高牆與人工智慧

全球媒體論壇本年度的言論自由獎授予喬治亞记者塔瑪‧金祖拉什維利(Tamar Kinzuraschwili),表彰她在打擊虛假訊息和捍衛新聞自由方面的做出的持續努力。

「在蘇聯的統治下,我們沒有發言權,只能依賴極權主義制度,」她對德國之聲說,「然而在民主社會,公民必須限制政府,捍衛自由,媒體在其中負有確保權力制衡的特殊責任。」

喬治亞记者塔瑪‧金祖拉什維利獲言論自由獎圖片來源: Lisa Louis/DW

本屆論壇的研討活動涉及的話題包括「如何踰越專制政府的數字高牆」、人工智慧在新聞工作中的應用及其倫理問題等。

參與論壇並將公開發言的嘉賓還有負責東擴事務的歐盟委員科斯(Marta Kos)、敘利亞新政府的訊息部長阿爾穆斯塔法(HamzaAlmustafa)。

全球媒體論壇:中東衝突和「正確措辭」

DW記者探訪巴勒斯坦被佔土地 遭以軍阻撓

03:05

This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video element.

父親留給女兒的錄像帶

一部由德國之聲參與攝制的紀錄片《斯雷佈雷尼察錄像帶》(The Srebrenica Tape)將在論壇期間首映。女主人公艾莉莎的父親在30年前的波士尼亞戰爭中,死於震驚世界的斯雷佈雷尼察大屠殺。父親為女兒拍攝了一盤記錄自己戰時日常生活的錄像帶,在家鄉遭到血洗之前,讓人偷偷帶出包圍圈。

父親是波斯尼亞人,母親是塞爾維亞人,父親遭到塞族人屠殺。艾莉莎現在與母親和女兒生活在弗羅裡達,她試圖做的是搭建橋樑。「她選擇了不選邊站,」電影劇本作者桑布齊(Chiara Sambuchi)對德國之聲說,對她來說重要的是「對抗可怕的宗教和種族仇恨,以及隨之而來的一切」。

 

DW中文有Instagram!歡迎搜尋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淺出的圖文與影音報導。

© 2025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