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健康

全球新冠疫情死亡數字知多少

Clare Roth
2023年1月25日

世界衞生組織12月中旬發布了一組有關2020年與2021年各國超額死亡率的數據,估測全球在新冠疫情頭兩年超額死亡了1480萬人。該報告也揭示了一個嚴重問題:約半數國家沒能實現對死亡率的有效監測。

2021年1月,一名英國新冠病患被送往醫院
2021年1月,一名英國新冠病患被送往醫院圖片來源: Daniel Leal-Olivas/Getty Images/AFP

(德國之聲中文網)世衛組織12月中旬發布的報告揭示了一個嚴重問題:約半數國家沒能實現對死亡率的有效監測。根據世衛組織這份報告,2021年,新冠病毒感染成為了頭號死因,超越了冠心病。而且 ,和2020年、2021年正式報告的總共542萬起新冠死亡病例相比,同期的超額死亡率幾乎是其三倍。

而且,與其他機構對疫情期間超額死亡率的估測相比,世衛組織的這份報告明顯更為保守。早在2021年3月,美國華盛頓州立大學醫學院的學者就曾在專業期刊《柳葉刀》上撰文指出,全球疫情期間超額死亡人數近1800萬。《經濟學人》雜誌則估算出1600萬。

之所以各方數據有著如此大的差異,一大原因就是半數國家沒能提交官方超額死亡統計數據

何為超額死亡率?

在疫情的最早期,各國都只統計直接死於新冠病毒感染的病例。但是統計專家很快就發現,這一數字只不過是冰山一角。而且,不同國家對死亡率的統計水準也參差不齊。在許多國家,疫情早期缺少足夠的病毒檢測能力,導致許多病人在去世時仍然沒能被確診感染了新冠病毒。即便死者已被確診,也難以確定究竟是死於新冠感染還是原有的基礎疾病。

此外,疫情期間的次生災害也不容小覷。比如,新冠疫情造成的醫療擠兌現象,是否導致了其他疾病患者的病情遭到延誤?連續的封控、遭受重創的經濟,是否抬高了抑鬱症的發病與死亡率?

世界衞生組織的報告援引的是全球各國的每月全因死亡率數字(ACM 即所有死因的死亡率)。在統計了疫情前"正常年份"的全因死亡率後,研究者再對比疫情期間的全因死亡率,得出兩者之間的差額。扣除老齡化等人口結構因素後,該數字就是超額死亡率。

在公共衞生監測體系健全的西方國家,超額死亡率是一個非常有效的觀察疫情對全社會影響程度的指標。然而,全球僅有一半國家能夠提供有效的月度全因死亡數字。還有一些國家僅提供每季度(比如中國)、甚至只有年度全因死亡數字。完全不發布全因死亡數字的國家也並不少見。

南非的死亡率數字被用於推算許多其他非洲國家圖片來源: Bram Janssen/AP Photo/picture alliance

半數國家需要推算

比如,只有13%的非洲國家統計月度全因死亡數。這就造成了在疫情早期的一個假象:新冠病毒似乎並沒有怎麼侵襲這些缺乏數據的國家。但是,贊比亞科學家開展的一項研究顯示,該國首都盧薩卡的各殯儀館中,32%的遺體被檢測出新冠病毒。

因此,對於這部分統計數據不全的國家,研究人員只能推算全因死亡數字。具體方法包括:將年度或季度數字分攤到每月、將部分地區數字拓展到全國、套用其他國家的數字,並且根據當地的社會、經濟、政治狀況進行相應的修訂。

西班牙人口研究中心的學者阿科斯塔(Enrique Acosta)在點評世衛組織報告時指出,這種推算固然有其問題,但仍不失為全面瞭解疫情衝擊程度的必要手段。"這些推算數字絕大多數情況下比官方通報的新冠死亡病例數更加接近真實情況。要是只參照正式確認的新冠致死病例數,就會得出疫情避開了低收入以及中低收入國家的錯誤結論。後者是缺乏檢測手段與防疫應對手段的弱勢國家。因此,這樣的錯誤假設是非常不可靠、甚至是不負責任的。"

在接受德國之聲採訪時,德國馬普研究院人口學研究所的專家薛利(Jonas Schöley)指出,許多國家不統計全因死亡數,但這並不意味著公共衞生專家就對當地的死亡率一無所知。健康調查同樣能夠反映出死亡率的趨勢。"可以在特定地區抽取具有代表性的家庭樣本,對家庭成員進行訪談,瞭解其生育狀況、家庭成員死亡狀況、疾病史等等。這樣就可以估算出兒童死亡率、愛滋病感染率、生育率等指標。"

薛利承認,與全面的統計數據不同,抽樣調查的結果更加不確定,而且可能存在統計偏差。

西班牙學者阿科斯塔認為,最好的方法依然是在全球中低收入國家構建集中的即時死亡率監測系統。但這也是最難的方法,"因為這需要相當大的全球性努力。而一旦建成,則將成為未來流行病以及公共衞生危機的重要早期預警。"

© 2023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