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軍火貿易報告:美國仍是老大 中國穩居第五
2019年3月11日(德國之聲中文網)根據斯德哥爾摩和平研究所(SIPRI)最新發布的全球軍火貿易統計報告,2014至18年期間的全球軍火貿易總額比之前的5年(2009至2013年)增長了7.8% ,與2004至2008年期間相比增加了23%。在過去的5年中,全球最大的軍火貿易出口商依然是美國,隨後排名依次為俄羅斯、法國、德國和中國。這5個國家的軍火出口貿易額佔全球總量的75%。
斯德哥爾摩和平研究所在最新的軍火貿易報告中指出,在過去10年的時間裡,全球向中東地區的軍火出口額呈持續增長的態勢,與此對照的是,流入全球其它地區的軍火裝備有所減少。
美國鞏固霸主地位
報告指出,如果對照2009至2013年以及2014至2018年這兩個時間段,美國對外出口軍火的總量增加了29%,在全球軍火出口總額中的佔比從30%增加至36%。同時,美國和俄羅斯作為兩大全球軍火出口大國,出口額差距逐漸拉大。在主要武器出口方面,美國在2014至2018年期間的出口額比俄羅斯高出75%。而這一數字在2009至2013年期間還只有12%。過去5年時間裡,美國軍火出口的最大目的地為中東地區,佔美國總出口額的52%。
斯德哥爾摩和平研究所所長弗羅依蘭德(Aude Fleurant)表示:"美國繼續鞏固了自己全球首大軍火供應商的地位,在過去5年中曾至少向98個國家出口過武器。其中包括許多先進的武器,比如戰鬥機、短程巡航和彈道導彈,以及大量的制導炸彈。"
從全球來看,購買中國產軍火的國家也越來越多。根據最近公佈的數據,2004至08年期間,中國軍火出口的目的地國家總數為32,這一數字在2009至13年間增長至41個,在過去的5年中更是增長至53個國家。斯德哥爾摩和平研究所的軍費問題高級研究員魏澤曼(Siemon T. Wezeman)表示,"與此相對照的是,中國的軍火進口數量有所減少,因為它在自主研發現代軍火武器方面越來越成功。"
中國進口軍火減少 出口穩健增長
在1989年6月中國大規模鎮壓民主運動事件爆發後,國際社會對中國施加的武器禁運令至今一直有效。儘管如此,在斯德哥爾摩和平研究所的資料庫中,仍然可以找到向中國出口軍武裝備的國家,包括歐盟國家。因為對於歐盟來說,各個成員國對禁運令可以有不同的理解和落實。
在過去5年中,最大的出口商俄羅斯向中國出口了包括S-400型地對空導彈、蘇-35戰鬥機及引擎、運輸機、直升機、火控雷達等裝備。除此以外,向中國出口軍火裝備的國家還包括德國、法國、瑞士、烏克蘭、英國以及烏茲別克斯坦。其中在法國和德國向中國的軍火出口中,可用於軍艦的柴油發動機佔很大比重。瑞士則向中國提供了 GDF 35釐米口徑的防空機槍和天空衛士(Skyguard)型火控雷達。烏茲別克斯坦在過去5年中只向中國出售了一架翻新過的二手伊爾76M型運輸機。
與進口武器裝備清單相比,中國向全球出口武器的統計清單要長得多。斯德哥爾摩和平研究所的資料庫記錄了2014年至2018年中國對外出口武器裝備的總體情況。在出口目的地國中,既有阿富汗、寮國、莫桑比克、敘利亞這樣的較落後國家。也有巴基斯坦、泰國、阿聯酋這樣的發展中和發達國家。從武器裝備的種類上來說,中國軍火出口最主要的目的地國包括巴基斯坦、緬甸、印度尼西亞、伊朗、土庫曼斯坦和委內瑞拉。其中巴基斯坦是中國最大的軍火進口方,在過去的5年中購買了大量中國產地對空導彈和反艦導彈系統,以及FC-1梟龍戰鬥機和041型"元級"潛艇。
從最新公佈的數據中,也可以詳細看到世界各國向台灣出口軍火裝備的情況。在過去5年中,全球只有3個國家向台灣出售了軍武,分別是美國、德國和義大利。其中美國所佔比重最大,向台灣提供了包括反艦導彈、反坦克導彈、愛國者PAC-3型地對空導彈、阿帕奇AH-64型武裝直升機,黑鷹軍用直升機、P-3 獵戶座巡邏機等軍武裝備。德國向台灣出口的裝備也只有柴油引擎。同時台灣也在過去5年中向其曾經以及現在的邦交國布吉納法索和宏都拉斯總共提供了6架二手的美制貝爾UH-1型軍用直升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