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兩位有力的干擾者」

2012年10月18日

莫言和廖亦武分獲本年度諾貝爾文學獎及德國書業和平獎,在德語媒體中繼續引發關注。《時代》周刊發表一篇評論文章指出,現在是到了德國公眾拋卻對中國一廂情願看法的時候了,兩位作家為此提供了機會。

圖片來源: dapd

(德國之聲中文網)10月18日一期的《時代》周刊發表題為「兩位有力的干擾者」的評論文章,就西方公眾對莫言和廖亦武今年分別獲得兩個重要獎項作出的截然不同的反應作了分析:

「常有人提出的一個論點是,人權純由文化決定。其實,這一觀點本身就透出了某種居高臨下的態度。按這一觀點,中國人對建立法治國家不感興趣,人民對警察的、甚或黨的恣意妄為無所謂,因為,在中國歷史上,類似的東西早已有之。更有甚者,西方的人權之友們還認為,絕大多數中國人的受教育程度尚未達到可以選舉的水準。

「這不對。廖(亦武)和艾(未未)是非同尋常的人物,而一個不願停滯不前的社會正需要這樣的人物。這些人不滿足於現狀。憧憬另樣的社會正是藝術家和作家的天職。對北京官僚們的合同信用心滿意足的德國商人們也應認識到這一點。任何人都無權否認廖亦武這樣的人士。

圖片來源: Reuters

「這一點同樣也適用於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莫言。他與廖大相徑庭:性格矛盾、非黑非白,正是中國的灰色文化環境適於製造的那種類型。莫極出色地描繪了社會的陰暗面;他要求釋放繫獄的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劉曉波。同時,他又毫無愧疚之感,孜孜不倦地傳播毛澤東關於藝術應聽命於革命的那篇演講。由此,莫似乎有悖於自己的理念。

「然而,有幸不必生活在共產主義制度下的德國人又有何權利,象《日報》新近所做的那樣,稱這樣的行為態度『令人羞愧』和『惡心』呢?倘諾獎評委會在劉(曉波)和流亡作家高行健之後授獎於又一名異議人士,那它就真的會得到不過是一個政治工具的名聲。而這對任何一方都無助益。」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

第三條道路

《時代》周刊的評論文章接著以緬甸為例指出,重要的是,如何推進中國內在的改革。為此,西方需走第三條道路,即將批評與捆綁相結合的那種聰明的做法:

「將諾貝爾獎授予莫是一個例子。他是一個中國可以為之高興的獲獎人,而同時,他之獲獎又讓人聯想到依然被關押的劉曉波。而莫獲獎首先把世界的目光引向了中國,一個比許多德國人所想像的複雜得多的國家。……中國之複雜不容我們簡單地在它的各種人物中只照見我們自己。我們必須學會,對它做更仔細的觀察。而這方面,可以看看這兩位獲獎者的作品。兩人都可以告訴我們很多東西。」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

同一天的《法蘭克福匯報》注意到中國國內對廖亦武在獲頒德國書業和平獎發表的演講作出的反應:

「北京的黨刊〈環球時報〉抨擊在柏林流亡的作家廖亦武的獲獎演說是『歇斯底里』,是『政治極端主義』言論。……演說文本可以在多個中文網路站上找到。在那裡可以看到的沒有受到檢查的評論中,廖亦武關於中國應該分裂的要求尤其受到抨擊。……不過,在具改革傾向的經濟雜誌〈財經〉的論壇上,一個網民也批評了〈環球時報〉:廖在德國可以發表關於中國的不同看法。他並沒有說,他反對中華民族。〈環球時報〉的評論員為何將兩者混淆起來?」

摘編:凝煉
責編:雨涵

[摘編自其它媒體,不代表德國之聲觀點]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