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之聲中文網)2022年德國之聲言論自由獎得主分別是自由攝影記者葉夫根尼‧馬洛萊特卡( Evgeniy Maloletka)和為美聯社工作的影片記者姆斯提斯拉夫‧切爾諾夫( Mstyslav Chernow )。他們共同記錄了烏克蘭東南部港口城市馬里烏波爾被俄軍圍困和破壞的過程、醫護、殯儀人員的工作,以及無數受害者的痛苦。
他們拍攝的被俄羅斯炸彈摧毀的婦產醫院的圖片傳遍了全世界。在接受德國之聲採訪時,馬洛萊特卡描述了他和切爾諾夫是如何在馬里烏波爾冒著生命危險從業、如何艱難生存的。
戰鬥爆發
馬洛萊特卡說,從俄羅斯認可所謂的 "頓涅茨克和盧甘斯克人民共和國 "的獨立地位之日起,他們兩人都意識到會有戰爭,只是不知會在哪一天爆發,但兩人都相信,俄軍一定會試圖攻佔馬里烏波爾從而建起通往已被吞併的克裡米亞半島的陸上走廊。兩天後,俄軍開始入侵,兩人已抵達亞速海濱的這座港口城市。
馬里烏波爾一座居民樓遭俄軍炮擊(攝影:馬洛萊特卡)圖片來源: Evgeniy Maloletka/AP Photo/picture alliance 馬里烏波爾是烏克蘭首批遭俄軍攻擊的大城市之一。馬洛萊特卡陳述說:"我們拍攝到了炮彈擊中居民樓的畫面。最初,遭攻擊的是馬里烏波爾東區,其它城區相對平靜,在那裡你可以工作、或多或少正常活動。"
保衛馬里烏波爾
在接下來的日子裡,越來越多的烏克蘭官兵進入馬里烏波爾。馬洛萊特卡告知:"大批部隊進入市內,因為,城外陣地已無法守住。以後,對市中心地區的炮擊更猛,空襲增加,俄間諜的偵察和破壞活動加大了局勢的不安全性。"
從那時起,在馬里烏波爾市內行動異常困難,街上行人和車輛越來越少,甚至電話連接也漸次中斷,最後一次通話是在3月10日。他說:"人們驚慌失措,問我們發生了什麼。他們試圖獲得任何訊息,要求提供人道主義通道"。
醫院成為空襲目標(攝影:馬洛萊特卡)圖片來源: Evgeniy Maloletka/AP Photo/picture alliance 葬於後院
這兩名烏克蘭記者記錄到了殯儀人員從醫院收運屍體的場面。因許多公墓無法進入,死者被埋在了後院。隨著遇難者數量不斷增加,人們不得不設置群藏坑。他告知:"挖了一個長約30米、深約3米的大坑,來自醫院的屍體被放在這裡。"
這兩名記者也見證了孩子如何成了戰爭死者:"我們拍攝到的所有送醫院搶救的孩子最後都死了。有的15歲,有的出世才3個月。" 他說,他們永遠都無法忘記孩子們的死亡情景。
城市毀滅
隨著時間的延續,馬里烏波爾的基礎設施幾乎完全被毀。馬洛萊特卡陳述說,除了醫院,俄軍還摧毀了一個消防站及該站的所有消防車:"他們摧毀消防隊,可能是要讓消防人員再也不能滅火、無法從廢墟中救人,並在民眾中播下恐懼。"
「在民眾中播下恐懼」(攝影:馬洛萊特卡)圖片來源: Evgeniy Maloletka/AP Photo/picture alliance 他報告說,最後。俄軍開進市區:"駕著坦克,不分青紅皂白,任意炮擊,一個街區、一個街區推進。" 他憤怒指出:"這是一種中世紀戰術:如果不能拿下並守住一座城市,就摧毀它。"
婦產醫院被炸
3月9日,炸彈擊中一家有產科部的醫院,這兩名記者當時就在近旁。馬洛萊特卡回憶說:"我們聽到一架飛機的聲音,然後傳來聲爆炸聲,感受到一個非常強烈的衝擊波,四周房屋窗戶碎裂。我們看到,那裡的一切都被打碎了。人們驚恐不已,紛紛跑出地下室。孕婦被抬走。畫面非常殘酷、暴力。"
俄方稱,醫院建築用作軍事陣地,儲存軍事裝備。馬洛萊特卡根本不信。他指出,該醫院只是部分被用作臨時戰地醫院。
來自俄軍士兵的危險
這兩名記者立即奔向了遭到嚴重破壞的醫院,採訪產科部孕婦。就在這時,突然出現了俄軍坦克。馬洛萊特卡回憶說:"我們在醫院裡躲藏了差不多一天。我們穿上白大褂, 扮作醫生,攝下了俄軍坦克隆隆駛過的場面。"
攝影記者馬洛萊特卡圖片來源: Evgeniy Maloletka 3月12日上午,一支烏克蘭特種部隊設法將這兩名記者送到了一個安全些的地方。馬洛萊特卡說,"我們不再有車,只能以非常有限的方式在市裡活動。我們得到警察的幫助,接通衛星進入網路,得以傳輸訊息。"
最終,有關方面建議他們應去安全的地方。他說:"我們被告知,如果被俄羅斯人抓住,他們會強迫我們對著鏡頭說他們想要我們說的話。我可不想親身體驗俄羅斯特工部門如何對待被捕者。"
攝影記者切爾諾夫圖片來源: Evgeniy Maloletka/AP Photo/picture alliance 離開馬里烏波爾
3月15日,這兩名記者終於離開了那座被圍困城市。馬洛萊特卡回憶說:"我們開得很慢。直到扎波羅熱( Saporischschja ),從馬里烏波爾到奧裡奇夫( Orichiw ),一路上每個村莊都至少設有一個檢查站。我們總共通過了大約15或16個俄羅斯檢查站。我們擔心他們會拿走我們的電話,所幸沒有發生。那天晚間,我們終於越過了俄軍和和烏軍之間的火線。"
殉職和受傷的媒體人
烏克蘭總檢察長辦公室報告說,戰爭爆發以來,已共有18名媒體人被殺害、各4名男女記者遭綁架、3人失蹤、13人受傷。除烏克蘭人外,其中有19人來自第三國,其中包括英國、捷克共和國、美國、丹麥、阿拉伯聯合酋長國、愛爾蘭、瑞士、法國、立陶宛,以及俄羅斯。
自2015年起,德國之聲頒發言論自由獎,表彰在保護人權和媒體言論自由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的個人或組織。
自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以來,至少10名新聞從業人員在報導烏克蘭戰爭時喪生。根據無國界記者組織(RSF)的統計,另外還有數十名記者受傷,以及多位新聞工作者曾被俄軍扣為人質。
圖片來源: Oksana Baulina/REUTERS2023年5月9日,法新社影片協調員阿爾曼‧索丁(Arman Soldin)在烏克蘭東部巴赫穆特遭遇火箭彈攻擊身亡。事發時,法新社新聞團隊與一群烏克蘭士兵受到火箭彈襲擊,一枚火箭彈落在索丁的附近,索丁當場死亡。法新社董事長佛裡斯(Fabrice Fries)表示,索丁之死顯示出「記者在報導烏克蘭衝突時每天都面臨風險和威脅」。
圖片來源: Arman Soldin/AFP距離法新社記者索丁殉職不到兩周前,烏克蘭記者畢提克(Bohdan Bitik)於4月26日在烏克蘭南部城市赫爾松疑似遭到俄羅斯狙擊手射殺身亡。當時巴蒂克正協助義大利《共和國報》記者祖尼諾(Corrado Zunino)進行報導,後者肩部中彈。《共和國報》指出,遇襲時,兩名記者都穿著印有「媒體」(Press)的防彈背心。
圖片來源: Nyein Chan Naing/dpa/picture alliance2022年5月30日,效力於法國BFMTV電視台的法國記者勒克萊爾-伊姆霍夫(Frédéric Leclerc-Imhoff)在烏克蘭盧甘斯克地區的人道主義撤離行動中,所搭乘的卡車遭到導彈碎片擊中,造成這名32歲記者殉職。
圖片來源: Bertrand Guay/AFP2022年4月2日,立陶宛紀錄片導演克維達拉維丘斯(Mantas Kvedaravicius)在被圍困的馬里烏波爾被發現倒臥在街道上,頭部和胸部皆有槍傷。無國界記者指出,克維達拉維丘斯的死因尚不清楚,但在他喪生的數日前,他曾經被俄羅斯俘虜。烏克蘭國防部則在推特上寫道,克維達拉維丘斯試圖離開馬里烏波爾時遭到俄羅斯佔領者殺害。
圖片來源: imago stock&people2022年3月13日,美國紀錄片導演、前《紐約時報》記者雷諾(Brent Renaud)在經過基輔西北部的伊爾平檢查站時遭到俄羅斯士兵攻擊,後頸部中彈身亡。與他同行的美國哥倫比亞記者阿雷東多(Juan Arredondo)受傷並被送往醫院。 美國白宮國家安全顧問蘇利文(Jake Sullivan)在訪談中表示對俄羅斯的譴責,他稱雷諾的殉職令人震驚,也表示拜登政府將在獲得更多訊息之後對俄羅斯作出「適當回應」。
圖片來源: Jemal Countess/Getty Images2022年3月1日,烏克蘭電視台的攝影記者,同時也是EFE通訊社特派員扎昆(Yevhen Sakun)在首都基輔的電視塔遭俄羅斯炮擊後死亡。這次襲擊還造成另外四人死亡,國際和歐洲記者聯合會譴責了這次襲擊,稱其為戰爭罪。圖為遭受炮擊的基輔電視塔。
圖片來源: Carlos Barria/REUTERS2022年3月14日,美國福克斯新聞台的一個攝制組在烏克蘭首都基輔附近被炮火擊中。攝影師扎采夫斯基(Pierre Zakrzewski)和製片人庫夫什諾瓦(Olexandra Kuvshynova)在襲擊中喪生,此外還造成記者霍爾(Benjamin Hall)腿部嚴重受傷。扎采夫斯基曾參與伊拉克戰爭和阿富汗戰爭的報導。圖為攝影記者扎采夫斯基。
圖片來源: Pierre Zakrzewski/dpa/Fox News/AP/picture alliance2022年3月23日,俄羅斯記者寶琳那(Oksana Baulina)在基輔被俄羅斯炮火炸死。她生前為俄羅斯媒體The Insider工作,當時她正在拍攝俄羅斯對一個購物中心進行火箭襲擊的現場,另一名平民也在該次襲擊中身亡。 寶琳那曾為俄羅斯反對派人物納瓦爾尼(Alexei Navalny)的反腐基金會工作,並已離開俄羅斯。該基金會去年被俄羅斯政府定為非法的極端主義組織,迫使其許多工作人員逃往國外。
圖片來源: Oksana Baulina/REUTERS烏克蘭檢察總長維內迪克托娃(Iryna Venediktova)在她個人社群媒體上提到,公民記者沙基洛夫(Dilerbek Shakirov)於2022年2月26日在赫爾松郊區被俄羅斯士兵槍殺。圖為軍方卡車進入赫爾松。
圖片來源: via REUTERS
© 2022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