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之聲中文網)就在奧爾特曼(Sam Altman)被ChatGPT母公司OpenAI解僱前不久,內部人士稱,該公司董事會收到了關於人工智慧領域重大發現的警告。兩位熟悉此事的人士11月22日告訴路透社,該公司開發人員在信中表示,此一發展將可能對人類構成威脅。
對「Q*」的恐懼
這封此前未公開的信是生成式人工智慧代表人物奧爾特曼遭到解僱前的一個關鍵。內部人士說,這封信是導致阿爾特曼之前被解僱的一長串不當行為其中一項。
原首席技術官、前臨時CEO穆拉蒂(Mira Murati)曾在周三向員工提及名為「Q*」的項目,並表示在上周末的奧爾特曼解僱事件發生前已向董事會發出了一封信件。
OpenAI在「Q*」項目上取得了進展,一些員工認為這代表著這家初創公司在尋求「通用人工智慧」(AGI,又稱超級智慧型)方面取得了突破。 OpenAI將「通用人工智慧」定義為比人類更智慧型的人工智慧系統。
專家擔憂「通用人工智慧」未來可能引發戰爭圖片來源: DW 迄今為止,生成式人工智慧為人類的工作提供了支持,例如總結冗長的文本。然而,一些專家警告道,這些程序可能會發展成為「通用人工智慧」,在人類不干預的情況下承擔越來越複雜的任務。他們擔心,這些軟體可能會控制國防系統、傳播政治宣傳甚至生產武器。
奧爾特曼上周於亞太經合組織峰會上曾暗示,他認為「通用人工智慧」指日可待。他當時提到:「在OpenAI的歷史上,我曾四次有幸親臨現場。最近一次是在過去的幾周裡,我們揭開了無知的面紗,推動了發現的極限,這是我一生的職業榮譽。」一天之後,監事會解除了奧爾特曼的職務。
兩派觀點的衝突
圍繞奧爾特曼被解職和重新回到OpenAI的混亂局面,是人工智慧兩大思想流派角力的結果。一派是像奧爾特曼這樣的人,他們希望推動人工智慧發展,並向大眾公開新版本。只有如此,這項技術才能得到適當的測試和完善。
另一派人則主張在這些程序公開之前,先在實驗室進行徹底測試,特別是那些可以根據幾個關鍵字創建文本、圖像或影片的生成式人工智慧。
配備有人工智慧(AI)的機器人正在從人類手中接管越來越多的任務。仿真機器人(Humanoid Robot)有什麼能力,它們會不會很快取代我們?
圖片來源: Stringer/AA/picture alliance總部位於香港的漢森機器人公司開發了類似人類的機器人,其中一個機器人被命名為 「愛因斯坦教授」。其目的是讓新一代能夠瞭解愛因斯坦的知識和幽默。
圖片來源: Stringer/AA/picture alliance為了使機器人盡可能地像人一樣,漢森公司在製造過程中使用了一種名為Frubber的納米技術皮膚,能夠以假亂真地呈現人類的面部表情。在未來,該公司還希望賦予其機器人其他人類的能力,比如愛和同情心。
圖片來源: Stringer/AA/picture alliance漢森公司自2007年以來一直在製造仿真機器人。2017年,一個名為「索菲亞」的機器人首次進軍人類身份:她是第一個也是迄今為止唯一一個擁有人類公民身份的機器人。在她的問世之後,沙烏地阿拉伯讓這個機器人成為該國公民。「索菲亞」還作為 「創新大使」為聯合國工作。
圖片來源: ISAAC LAWRENCE/AFP/Getty Images「博姆尼」(Beomni)是一個萬能的機器人。根據其美國製造商超想(Beyond Imagination)的說法,它可以被用於多種用途:能開瓶,也能注射,因此可用於美食和醫療領域。而且,它甚至被認為可以前往太空,幫助建造太空建築。
圖片來源: YouTube/CNET仿真機器人不僅執行事務性的任務,它們甚至可以做藝術工作。「Ai-Da」機器人就是如此。來自工藝公司(Engineered Arts)的這款機器人是一個擁有人類面孔和機器人手臂的人工智慧藝術家,開發於2019年,是世界上第一個配備藝術系統的機器人。在算法的幫助下,它可以製作素描、油畫和雕塑。
圖片來源: Avalon/Photoshot/picture alliance當日本機器人專家石黑浩站在他製造的機器人「Geminoid」旁邊時,出現一個奇特的畫面:這個機器人看起來像他的孿生兄弟。石黑被認為是日本機器人研究領域的大明星,他還為日本的數字轉型大臣河野太郎製造了一個克隆機器人。石黑的「孿生兄弟」機器人正在美國進行巡迴演講——沒有石黑的陪伴。
圖片來源: Naoki Maeda/AP Photo/picture alliance德國也在開發仿真機器人: 2022年秋天,「Lena」完成了在辦公室的試運行。來自時光躍進實驗室(Leap in Time Lab)的這位配備人工智慧的機器人女士與人類同事一起工作了八個星期。在測試階段結束時,「Lena」已經將她的詞匯量擴大到能夠進行演講的程度。
圖片來源: Boris Roessler/dpa/picture-alliance隨著人工智慧的發展,其道德層面討論也越來越多。被稱為「人工智慧教父」辛頓(Geoffrey Hinton)擔心人工智慧失控,並警告說「人類面臨嚴重風險」。他說,許多人可能很快就難辨真假了。最近,辛頓從谷歌辭職。
圖片來源: Masahiro Sugimoto/AP Images/picture alliance 人工智慧公司ConjectureAI 的負責人、謹慎態度的倡導者萊希(Connor Leahy)問道:「這是否只是類似社群網站或加密貨幣的另一種產品?還是說,這是一種有能力超越人類並變得無法控制的技術?」
對超級智慧型的擔憂
曾投票罷免奧爾特曼、隨後又連署希望奧爾特曼復職的董事會成員--OpenAI首席科學家蘇茨克弗(Ilya Sutskever)擔心人工智慧變得無法控制,他對奧爾特曼將人工智慧整合到盡可能多的應用中的策略持批評態度。
蘇茨克弗在今年夏天的一篇部落格文章中寫道:「我們沒有辦法管理或控制潛在的超級智慧型。人類將無法可靠地監控比我們聰明得多的人工智慧系統。」
圖為奧爾特曼(Sam Altman)出席亞太經合組織峰會圖片來源: Eric Risberg/AP Photo/picture alliance 顯然,蘇茨克弗對幾周前第一屆OpenAI開發者大會上展示的一些新產品尤其憂心。不過,他並不樂見奧特曼所受到的對待,並且在周一表示:「我對參與董事會的行動感到遺憾。」
奧爾特曼被認為是人工智慧行業的代言人,他遭解僱引發了員工的公開反抗。本周初,幾乎所有將近700名 OpenAI員工都威脅道,若不讓奧爾特曼復職,他們就會辭職,同時還要求董事會所有成員辭職。短短幾日後傳來消息,奧爾特曼將回到這家ChatGPT母公司,重掌CEO大權,董事會也進行了人事洗牌。
(路透社)
© 2023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科技業大佬為何也害怕ChatGPT?
This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video el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