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再談竊取德國磁懸浮技術

轉載或引用務請標明「德國之聲」<br>本站網址:www.dw-world.de/chinese2004年12月14日

德國出版的「經濟周刊」於本月2日發表題為「磁懸浮:企圖竊取情報為總理訪華蒙上陰影」的文章。文章發表後,媒體嘩然。數天過後,上海市政府公開闢謠。在這場媒體爭戰中,只有當事者蒂森公司保持了沉默。

上海磁懸浮線路是世界唯一一條商業營運線。投入營運以來,維修昂貴,乘客稀少,還難以稱為成功的樣板圖片來源: AP

「經濟周刊」文章指出,中方高層次工程師於11月26日深夜進入上海磁懸浮維修站,試圖非法測量德國磁懸浮技術中的核心成分即支撐和導向技術。

「德國之聲」也於當天在中文網上對該事件進行了報導。這些報導均發表於德國總理施羅德訪華前夕,自然讓人擔心德中兩國的關係會不會就此發生些不愉快。接下來的日子裡,中方沒有對「經濟周刊」的文章表態,然而,這並非意味著默認。12月11日,上海市政府公開高調辟謠,指出「竊取」磁懸浮技術的指責純屬無中生有。

接下來,香港「大公報「發表同一名不願透露姓名的官員訪談,指出「經濟周刊」報導中的三點不實之處:

1.今年4月13日上海磁懸浮項目完成合同驗收後,整個系統已移交中方,由中方運行、維護和管理,根本不可能存在中國工程師非法探取德國技術的情況。2. 「經濟周刊」提到,磁懸浮工程總指揮吳詳明事後稱,工程師的行動純粹是為了研發。而事實上,吳詳明本人並不在上海,更沒有接受過採訪。3.磁懸浮白天運行,夜間維護,完全按照正常工作表作業。

德國之聲中文網記者打電話到上海磁懸浮列車維修站,維修站德方蒂森公司的工程師說,每天出入該站的人很多,有德國人,也有中國人,有工程師,也有物業管理人員。

那麼,中國工程師可以名正言順地進入磁懸浮列車維修站嗎?吳詳明接受過誰的採訪?如果德方當場拍攝的「竊取情報」的錄象的確存在,何時可以公之於眾,或者至少允許記者調查時作為參考?施羅德訪華時有人提到這一令雙方尷尬的話題嗎?

帶者這一系列問題,德國之聲中文網記者電話詢問了「經濟周刊」原文作者。

德國之聲:誰有權自由出入上海磁懸浮維修站?

經濟周刊:我不知道,不能回答這個問題。

德國之聲:那麼我們不能排除,中方工程師可能正在履行日常工作?

經濟周刊:那麼並不一定非要在夜晚到達,夜裡作業。

德國之聲:磁懸浮中方總工吳詳明事發時本人在上海嗎?他接受了哪家媒體的採訪?

經濟周刊:事發時,吳詳明一定在上海。他是通過蒂森公司談論這件事的。

德國之聲:您報導中提到,有人做了實況錄象。有沒有可能將這一錄象資料公佈於眾呢?

經濟周刊:這一錄象資料掌握在誰的手中,我並不知道。但我猜測,不過這僅僅是我個人的猜測,如果類似事件頻繁發生,錄象資料是可能公開的。

德國之聲:施羅德總理訪華會晤中國總理溫家寶時,是否提及了這件事?

經濟周刊:總理會晤時,我不在場,因此不知道。對此的各種傳言都有。也有工作人員說,在非正式場合,他們談及了這一話題。但我並不能證實它的可信度。

德國之聲:您報導的來源可靠麼?來源何處?

經濟周刊:我的消息來源非常可靠,否則,我們不會發表文章。如果那只是一般性、日常性工作的話,中方便不會象現在這樣躁動,而這便是對我們報導最好的肯定。中方對我們的報導並沒有立即產生回應,過了一段時間後才有了說文章不屬實的聲音。開始時我們接到的電話都是說,這樣的報導會損害中德兩國之間的關係。

此外,抄襲造假之風在中國盛行,是一很大的問題。對德國企業來說,這一現象非常棘手。作為新聞工作者,我們應該加強對這方面的關注,讓德國機械不被輕易地抄襲,讓中國更多地尊重智慧財產權。

德國之聲:為什麼不能將磁懸浮整個技術,包括支撐技術、導向和驅動技術全面轉讓給中國?

經濟周刊:以上技術的開發和測試,都得到過德國政府的大力資助。所以一家公司如蒂森等在這裡不能做主。如果要問我個人的意見,我則希望將整套技術轉讓中方,以後的工程將由德中雙方共同開發、共同開拓市場。這樣的話,就避免了目前的困境。遺憾的是,現在已有些為時過晚。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