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利比亞的民眾抗議讓歐盟尷尬

2011年2月22日

歐洲國家同利比亞的關係深淺不一,各國所處的地理位置不同。這也導致在怎樣對待的黎波裡政府的問題上態度不一致。

利比亞港口班加西圖片來源: AP

法國的老朋友

2007年,利比亞革命領袖卡扎菲訪問法國,他不進駐高級賓館,而是在總統府愛麗舍宮對面的公園裡支起貝都因人帳篷。顯然,卡扎菲在巴黎的感覺好極了,將原本3天的訪問延長至6天。當年法國負責人權事務的國務秘書亞德(Rama Yade)對此感到震驚,她說,法國怎麼可以是一塊門前的腳踏墊,他是不是恐怖分子暫且不論,難道能讓他用這塊墊子擦淨腳上臣民的血跡?亞德說:

"我不過是盡我的職責。這是我的工作。如果人權國務秘書也對此保持沉默,老百姓會怎麼看呢?"

亞德說的話不僅代表了當時法國61%的民眾意見,它也是法國政府在利比亞關係上的遮羞布。6天的訪問結束時,法國工業界從的黎波裡得到價值100億歐元的訂單,其中包括為利比亞修建一座核能發電廠、一座排鹽淨水裝置以及21架民用空中巴士飛機。當時的法國總理費雍說:

"法國款待卡扎菲上校,是因為卡扎菲上校釋放了保加利亞籍的護士,以及卡扎菲上校致力於將他的國家帶回到國際社會。所有那些想給我們上補習課的人,都應該慎重考慮其言論。"

在卡扎菲訪問法國半年前,利比亞法院將5名保加利亞護士和一名巴勒斯坦醫生判處死刑,罪名是他們對400名兒童感染愛滋病毒負有責任。剛剛當選法國總統不久的薩科齊有心利用該事件推動他醞釀良久的"地中海同盟",派遣當時的夫人塞西莉亞(Cecilia Sarkozy)前往利比亞向卡扎菲施展魅力攻勢。次日,護士們獲釋。再過一天,薩科齊同卡扎菲敲定了訂單事宜,半年之後,這些訂單在卡扎菲訪問巴黎之際隆重簽署。

為法國和利比亞關係的發展,薩科齊的前任希拉克早已奠定了基礎。2003年聯合國剛剛取消對利比亞的制裁,希拉克就親自飛往的黎波裡,同卡扎菲商討軍備協定。當時,有關利比亞賠償法國遇難家屬的事宜還沒有澄清,1989年,一架法國DC10型飛機從剛果飛往巴黎途中爆炸,170人死亡,其中53人是法國人。利比亞後來承認發動了對該機的襲擊。

義大利:不可出口民主價值觀

根據媒體的報導,利比亞每天開採石油180萬桶,在世界採油大國中排第18位。該國石油出口佔總出口量的95%,而政府收入的80%以上依賴石油工業。在購買利比亞石油的國家名單上,義大利排在第一位,出於經濟利益,義大利總理貝盧斯科尼同卡扎菲之間保持著一種友誼關係。他手下的外交部長弗拉蒂尼(Franco Frattini)警告說,歐洲不能夠指手劃腳地干涉利比亞,不能試圖出口它的民主價值觀。

德國希望推動貿易自由化

德國是購買利比亞石油第二多的國家。對德國而言,利比亞是少數幾個向德國出口大於進口的國家。2010年,德國一共從利比亞購買了31億歐元的商品,比2009年增加了10%。除石油外,德國從利比亞最主要進口天然氣、石油產品以及焦炭產品。

德國外長韋斯特韋勒呼籲,在幫助北非國家取得民主進步的過程中,財政援助應該同進步的程度掛鉤,如果出現退步現象,也不妨考慮制裁措施。在寫給歐盟共同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阿什頓的信中,德國外長表示,歐盟必須繼續推行同北非國家的貿易自由化。德國外交部國務秘書霍耶(Werner Hoyer)說,"我們必須開放我們的市場,這也是牽涉到歐盟信譽的問題。"他說,雖然同這些國家的貿易已基本實現了自由化,但因南歐一些國家的要求,對來自該地的農產品以及紡織品領域,還存有貿易限制。

歐盟未能就制裁利比亞達成一致

周一(2月21日),布魯塞爾召開了歐盟外長會議。會議譴責利比亞殘酷鎮壓抗議民眾的行徑,要求的黎波裡政府立即停止動用武力對付本國國民的做法。但該次會議不能就制裁利比亞在歐盟範圍內達成一個統一立場。

義大利、塞普勒斯和馬爾他是通過水路可以直接抵達的歐盟國家,它們要求對利比亞不要使用過於強硬的言辭。此前,卡扎菲之子威脅說,如果歐盟繼續支持利比亞的民主活動,該國政府將結束同歐洲在難民問題上的合作。過去兩周,大約5000名從突尼斯出逃的難民抵達地中海中属于義大利的蘭佩杜薩島(Lampedusa )。

作者:Christoph Woess、李魚

責編:凝煉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