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前中共藏族高官:讓達賴喇嘛回家

2014年3月6日

據《泰晤士報》消息,現年92歲的前中共西藏高官平措汪傑,即將在港出版一本反思中國當局民族政策的書籍,他在這本自己視作「「政治遺囑」的書中,呼籲北京政府准許達賴嘛返鄉。

Dalai Lama Beacon Theater New York USA Rede
圖片來源: Reuters

(德國之聲中文網)3月5日,英國《泰晤士報》報導了西藏中共創始人、前中共西藏自治區籌備委員會委員、前中國人大常委會委員平措汪傑,其著作《平等團結路漫漫》將在本周內由香港新世紀出版社正式發行。平措汪傑在本書中對中共當局的現行民族政策提出尖銳批評,敦促北京當局放棄偏執成見,准許流亡的藏族精神領袖達賴喇嘛返回西藏。他在書中提醒中共執政者,民族政策必須以保護少數民族的利益和權利為基礎,否則會導致對抗。如果中共當局能像目前對台灣領導人那樣對待達賴喇嘛,和解過去的恩怨,將會帶來漢藏和平而不是西藏動亂。

現年92歲的平措汪傑,是最早的藏族中共黨員之一,曾創建中共藏邊地工委和東藏民主青年同盟等組織,中共建政後曾任中國人大常委會委員。平措汪傑將這本書稱為"自己的政治願望和遺囑",他在序言中強調解決西藏問題和准許達賴喇嘛回到西藏,不宜再拖延,否則後患無窮。為此他早前多次向中共前領導人胡錦濤致信,但未被接納和重視。

《泰晤士報》報導認為平措汪傑在書中提出的主張可能會被視為對中國政府的挑戰。正值中國召開兩會,而3月1日昆明暴力襲擊事件,正在點燃中國民族矛盾之火。在藏區從2009年2月至今,已有超過130位藏人自焚以抗議中共的高壓統治。中國政府將抗議源頭多次指向境外藏人組織和達賴喇嘛進行"分裂活動。"

《平等團結路漫漫》將由香港新世紀出版社發行圖片來源: Bao Pu
平措汪傑(資料照片)圖片來源: Bao Pu

"槍炮鎮壓換不來西藏的穩定"

平措汪傑在書中指出中共入藏後,在中共"極左"狂熱時代,藏區成千上萬幾乎所有的上層代表人士,被批鬥和遭關押,全藏區七千多座寺廟被毀,剩下的十幾座亦殘缺不全,廟中文物盡失。

藏區遭到中共執政者早期對文化、宗教的毀滅性打擊後,中國政府堅持維穩高於一切的對藏政策,在此背景下,藏人甚至被迫放棄自己的文字和語言,流亡海外的近80歲的達賴喇嘛多次要求回西藏也被當局回絕。

平措汪傑在書中警告中共執政者,不要有"帝國心態",否則會激起藏區越來越頻繁的群體抗議,光靠槍炮和經濟利益籠絡無法保證藏區的穩定。他提出依照《憲法》實現真正的民族區域自治;也建議中國政府讓1959年被迫流亡的達賴喇嘛返回故鄉,如果中國政府在達賴喇嘛去世前未能妥善處理該問題,那麼未來局面有可能變更為棘手:"在心中積聚不滿和憤怒的藏人,終將爆發";平措汪傑還質詢中央政府:"如果少數民族的各項切身利益和生存權、發展權都得不到切實保證,談何共存共榮?"

"平措汪傑錯信了共產黨最初的承諾"

負責出版此書的香港新世紀出版社負責人鮑朴向德國之聲表示,平措汪傑是中共體制內人士,也是中共入藏和中共在藏區統治的重要見證者,因此本書是一個內部知情人士的真實可信的批評聲音:"以前的所謂民族矛盾、民族問題在國內媒體上根本見不到,在國外是遠距離觀察,往往把民族問題簡單化;平措汪傑這本書是從一個知情者的角度,微觀地指出問題所在,他在本書中主要的觀點就是所謂民族問題,只要兌現《憲法》就可以解決民族矛盾了。"

達賴喇嘛駐歐洲華人事務聯絡官洛桑尼瑪也就此接受了德國之聲的採訪。據他回顧,平措汪傑是最早在藏東的康區組建中共組織的黨員,中共入藏之初曾向其作過承諾:"中共當時給他擔保的是解放西藏、給西藏完全的自治和自由,但現在看來中共欺騙了他。"

1959年,達賴喇嘛被迫流亡圖片來源: Li Jianglin

"迎接達賴喇嘛回家,是解決矛盾的一把鑰匙"

鮑朴還向德國之聲介紹,在本書附錄中收錄了四封平措汪傑給胡錦濤和習近平的信函,鮑朴認為作為一個體制內人士,平措汪傑的觀點雖然尖銳,但如果這些建議得到中共當局采納,對中共的統治是有益處的,但未知習近平是否會如胡錦濤一樣對此置之不理。

洛桑尼瑪對平措汪傑文中觀點表示贊同,他認為達賴喇嘛一直堅持的和平道路,中共當局如果允許其回鄉,是化解民族矛盾的一把鑰匙:"很多人為了尊者達賴喇嘛回到西藏選擇自焚,每自焚一個都會增加藏人對中共的反感,這種反感與日俱增,1959年、1972年、1989年、2008年發生在西藏的事件,這些都是經過很長時間不滿情緒的積累而爆發的,如果達賴喇嘛在世時,中共開明當權者、特別是習近平能清醒認識到這些危險的話,他就不應該再延續江澤民、胡錦濤的民族政策,他應該放棄錯誤的做法。尊者達賴喇嘛如果圓寂的話,中間就會出現一個真空狀態,不可能再有這樣的權威人物再要求藏人保持和平和忍讓,事態可能會更加惡化和複雜。"

作者:吳雨

責編:李魚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