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北京再現囤購潮 胡錫進:上海倒楣事不會重演

2022年4月25日

上海尚未解封,北京疫情再起。根據中國媒體統計,北京過去3天累計新增42例新冠本土病例,通報最多的朝陽區週一(4月25日)起展開「常態化核酸檢測」。北京是否會步入上海後塵?風聲鶴唳中,北京週末一度湧現搶菜潮。

China Coronavirus Shanghai Lockdown
上海物資短缺的事會在北京重演嗎?胡錫進自信表示:「北京不會『整體淪陷』的。」圖片來源: Chen Jianli/Xinhua News Agency/picture alliance

(德國之聲中文網)根據《北京日報》統計,北京自4月22日起至24日,三天內新增共計42宗新冠本土病例。北京稱初步流調結果顯示,疫情「目前已隱密傳播了一週」,「病毒傳播隱匿、速度快、防控難度近一步加大。」

北京疫情來勢洶洶,上海的前車之鑑引發民眾恐慌心理,北京週日(24日)晚間超市一度出現採購人潮。綜合媒體與社群網絡消息,囤貨情形以朝陽區最為顯著。民眾擔心北京近期可能像上海一樣陷入封控缺糧的窘境,紛紛前往採買新鮮的蔬菜肉品等民生物資囤貨,以備不時之需。

根據《新京報》,為因應北京採買潮,物美及家樂福24日即宣佈,北京門市當晚全部延長營業時間,直到最後一名顧客離店。同時加大商品採購量。物美稱,按日常2倍以上規模加大外埠基地蔬菜直採量,按日銷量的1.5至2倍保持庫存;家樂福也表示,商品採購增量是平時的3倍以上。

除了門市人潮,網路訂單也出現「塞車」情形。有大賣場公告網路訂單物流延遲,多家生鮮電商平台的生鮮食品也被掃貨一空。盒馬、叮咚買菜、每日優鮮等生鮮電商24日表示,目前已加大供應,整體備貨量提高至日常的1.5倍至3倍,以確保供應。

美團買菜也宣佈,北京地區訂單配送時間即日起延長至每天24時,同時加大備貨量。一線分揀人員增加70%,配送人員增加50%,除個別積壓站點以外,將儘可能保證訂單當日完成配送。

《北京日報》報導,根據記者實地走訪多家超市,目前蔬果肉品必需品供應充足,菜價穩定。25日淩晨,一家位於朝陽區的物美超市,經工作人員補貨,「昨晚空置的貨架很快被填得滿滿噹噹。」

該店總經理張傳濤稱,24日晚賣場顧客明顯增多,「客流一下子比平時多了5倍。」當晚顧客主要購買的商品集中在米麵糧油、方便食品、罐頭等,全店銷售額翻倍。面對訂單量大增,超市連夜增加補貨量,第一批貨的到店時間也比平時提前了數個小時。

胡錫進:上海倒楣事不會重演

對於恐慌引發採購囤貨,有中國網民在微博形容,「上海人民在封控中等物資, 北京人民在物資中等封控。」還有上海市民分享「囤貨指南」稱:「今天晚上是上海人民指揮北京人民囤貨的一個晚上。」

有人指「評論裡說當初上海怎麼怎麼的…大哥了這可是北京,拿首都跟魔都比?」但也有民眾對於北京的供貨能量表示質疑稱,「還有個球的公信力,上面說貨源充足不必囤貨,信號就是要囤貨了,真諷刺啊」。

中國官媒《環球時報》前總編胡錫進則是在微博發文稱,「北京一些地區出現了搶購潮。非常可以理解,上海的例子在先,囤貨已成一有風吹草動大家的必然反應。」不過他認為,北京不會重演上海的前車之鑑。

胡錫進寫道:「我覺得,北京有其他城市的前車之鑑,應該不會走到『全域靜態管理』那一步吧,這是我的期望了。如果局部封控,全城的迴旋餘地還是會很大的,應該不至於讓那些封在家裡的人『斷頓』。」

他還稱:「我確信,我們中的大多數人都不會經歷『菜盡糧絕』的絕境,上海等地的那些代價不會白付,同樣的倒楣事不會成批重演。」也認為「北京不會『整體淪陷』的。不是北京人聰明,而是中國人沒那麼笨,我們不會讓同樣的悲劇劇本重演。」

朝陽區展開「常態化核酸檢測」

北京疫情再起,自4月22日以來累計通報42例,有6個行政區通報陽性病例,其中過半都在朝陽區,通報累計26例。

北京官方24日也將朝陽區的潘家園街道鬆榆裡社區定為高風險地區,朝陽區潘家園街道鬆榆東里社區定為中風險地區。根據《人民日報》,這兩個地區為北京截至目前僅有的高風險及中風險地區,全市其它地區均為低風險地區。

路透社報導,朝陽區副區長楊蓓蓓24日在北京的疫情發佈會上表示,4月23日16時至24日16時,朝陽區新增確診病例11名,目前判定密接1230人,並已劃定14個封控區和14個管控區。

朝陽區是北京面積最大、常住人口最多的行政區。為有效阻斷疫情傳播,北京24日宣佈朝陽區自25日起進行「常態化核酸檢測」,全區人員將於25日、27日、29日每天進行1次核酸檢測。

上海再增51宗確診死亡

北京疫情升溫的同時,中國疫情主要仍集中於上海。根據中國國家衛健委,中國24日新增2萬194例本土確診病例,其中上海就佔了超過96%。

根據上海市衛健委最新通報,上海24日新增1萬9455例本土確診病例,其中包含1萬6983例無症狀感染者。同日,上海再增51確診死亡病例,本波疫情累計138例死亡。

新冠讓上海付出的代價

03:07

This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video element.

根據官方通報,這51例死亡病患平均年齡84.2歲,80歲以上高齡老人共37位,最大年齡100歲。有4例曾接種新冠疫苗,其餘全未接種。51名患者皆基礎疾病嚴重,患者入院後,因原發疾病加重,經搶救無效死亡。通報強調,「死亡的直接原因均為基礎疾病。」

與此同時,上海市政府通報自週二(4月26日)起,全市所有封控區、管控區和防範區將進行最新一輪全員核酸篩檢。

上海港出口量下降近三分之一

儘管上海近日已有逐漸鬆綁、復工的指引出現,但嚴格封控政策已使這個世界最大的集裝箱港口有近三分之一的貨物被擱置。上海出貨延誤將加劇供應鏈危機,導致全球短缺和價格上漲。

上海自3月28日以來一直處於嚴格封鎖狀態,儘管官方保證要將港口運營受到的影響降到最小,但航運延誤仍在增加。世界貿易專家斯塔默(Vincent Stamer)告訴德國之聲,上海出口量下降了近三分之一,「在封鎖開始三週後,目前本應離開上海的貨物中,約有30%沒有離開。換句話說,向世界其他地區的出口減少了 30%。」

上海出口延遲,持續衝擊全球供應鏈。圖片來源: Ding Ting/Xinhua/IMAGO

基爾世界經濟研究所 (IfW-Kiel) 的經濟學家警告,由於上海封鎖恐會讓歐美從中國進口的電子產品,進一步延遲和短缺。

對此,斯塔默預測今夏消費品將因此變得更加昂貴,且德國可能是受延誤影響最嚴重的國家之一,因為德國與中國之間近三分之一的海上貿易是通過上海港進行。他補充告訴德國之聲,德中之間目前約有5至8%的貿易被推遲。

德國駐華經濟代表馬銘博(Maximilian Butek)22日告訴德新社,通過其他港口的替代運輸路線不足以彌補損失。

將貨物運往上海的貨車司機面臨多個檢查站和新冠病毒篩檢,這迫使部分航運公司和司機選擇避開該地區。為瞭解決供應鏈問題,上海官方22日曾表示要放鬆對貨車司機的防疫控制。美聯社援引該市副市長張偉的說法報導,上海正「盡一切努力」解決危機。交通運輸部公路局局長吳春耕也稱,封控正在慢慢放鬆,將推出更簡單的新篩檢制度,讓貨運司機到港口的通道順暢。

但斯塔默告訴德國之聲,「我的直覺是,(貨物)延遲可能會在好轉之前變得更糟」他預測,由於港口和航運問題難以解決,全球供應鏈「不會在今年度恢復正常」。

「在接下來的12個月裡,我們可望看到一些緩解,但前提是中國其他城市不會步入封控的後塵。」

(綜合報導)

© 2022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