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北京試圖阻止台捷通話 帕維爾:盼見蔡英文

2023年1月31日

捷克總統當選人帕維爾30日與台灣總統蔡英文通話,結束後帕維爾表示期待未來與蔡英文見面。而其實在雙方通話之前,中國政府就企圖聯絡捷克政府,以「一中原則」為由阻止雙邊通話。

帕維爾則是立場親西方,將中國視為安全威脅
帕維爾則是立場親西方,將中國視為安全威脅圖片來源: Michal Cizek/AFP/Getty Images

(德國之聲中文網)捷克總統當選人帕維爾(Petr Pavel)週一(1月30日)晚間與台灣總統蔡英文通了電話,雙方交談將近15分鐘,並承諾要進一步發展雙邊關係。

路透社30日報導,中國政府在帕維爾與蔡英文通話前曾聯絡捷克政府,企圖在所謂「一中原則」的制約下,聯絡捷克政府阻攔這此通話,但是北京的這一努力遭遇了失敗。

根據路透社取得的聲明指出,中國外交部回應,希望帕維爾能遵守一中原則,並稱「中方目前正在尋求與捷方進行覈實,(我們)希望捷方嚴格維護一個中國原則」。

捷克總統當選人帕維爾30日晚間6時與總統蔡英文通話,隨後在推特發文表示,雙方同意加強兩國關係,他並期待未來與蔡總統見面。

帕維爾推文寫道:「今天,我與台灣總統蔡英文談話。我感謝她的祝賀,並向她保證台灣與捷克共和國共享自由、民主和人權等價值。我們同意加強彼此的夥伴關係。」此外,帕維爾也推文說:「我也表達希望未來有機會與蔡總統見面。」

台捷通話談什麼?

台灣總統府發言人林聿禪30日轉述,為彰顯台捷雙邊緊密友好的合作關係,蔡總統與帕維爾總統當選人於當日晚間舉行電話會議。雙方通話時間近15分鐘,交流氣氛融洽,外交部長吳釗燮亦參與這項對話。

捷克總統投票結果出爐,帕維爾勝選,將於三月上任圖片來源: David W. Cerny/REUTERS

蔡英文總統首先代表台灣人民及政府恭賀帕維爾將軍高票當選,肯定帕維爾總統當選人延續捷克故總統哈維爾尊重民主、自由及人權的立國精神,與台灣理念相近,盼未來在帕維爾總統當選人領導下,續與台灣合作推動緊密的夥伴關係。

蔡英文強調,台捷雙邊互動密切良好,積極推進在經貿投資、科技、教育、文化及觀光旅遊等各領域合作,台灣樂願與捷克深化在半導體設計、尖端科技人才培育、全球供應鏈重組等方面的合作交流,並將鼓勵台灣企業以捷克作為中東歐地區的重要基地,深化經貿交流。

蔡英文還表示,欣聞兩人皆是倫敦大學校友,有共同的生活經歷,盼未來就台捷雙邊關係及區域議題保持聯繫,廣泛交流。

帕維爾總統當選人感謝蔡英文電話致賀,肯定台捷兩國共享自由、民主、尊重人權及法治等價值,強調台灣是可信賴的夥伴,樂見雙邊在各領域交流密切。他也表示捷克堅定站在民主體制的同一邊,支持台灣維持具有活力的民主制度,不受威權主義脅迫,也將加強與台灣發展各面向的合作關係。

中捷關係生變?

帕維爾曾擔任北約前軍事委員會主席,相較於現任捷克總統澤曼(Miloš Zeman),帕維爾的政治立場更親西方,支持捷克繼續軍援烏克蘭,立場與總理菲亞拉(Petr Fiala)領導的政府相近。

根據法新社報導,帕維爾週日(1月29日)與烏克總統澤連斯基進行通話。澤連斯基在推特發文表示:「我個人恭賀帕維爾贏得捷克總統選舉。」並提到:「感謝他和捷克人民的堅定支持。已邀請他訪問烏克蘭。」

帕維爾過去接受捷克電台(Czech Radio)訪問時表明,他會支持捷克與台灣的關係,一個中國政策應該以「兩制」原則輔之。

他說:「如果我們跟台灣有特定關係,即是另一種制度,這並沒有錯。」並指出:「與台灣保持活躍的商務和技術關係絕對符合我們的利益。」

帕維爾曾表示,中國在經濟、科技和軍事方面,有潛力成為新的世界中心,但價值觀和戰略目標與捷克有很大差異,因此捷克與中國發展雙邊關係,有必要持謹慎立場。

捷克27至28日舉行總統大選第二輪決選,帕維爾以得票率58.32%勝出,成為捷克自1993年獨立後第四任總統圖片來源: Petr David Josek/AP Photo/picture alliance

央視特約評論員賀文萍表示,帕維爾成功勝選,預示未來中捷關係發展,將進入一段不平穩時期。她指出,帕維爾在勝選不到24小時,就有消息傳出,他將以捷克新總統的身份,與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和蔡英文通話。」

中央社報導,捷克中國問題專家卡拉斯蔻娃(Ivana Karásková)分析,東歐各國渴望外來投資,原本對中國期待很高,雙方一拍即合;不過近年關係每下愈況,中東歐國家普遍對中國辦不到、或不願意兌現投資承諾感到失望。

除了經濟合作不如預期,她指出,在政治上中東歐國家與中國也沒有共同的議程,各國對中國在學術和公民社會的影響力出現疑慮,北京拒絕批評俄羅斯發動侵略戰爭,更讓中東歐各國感到心寒。

(綜合報導)

© 2023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