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北韓官媒:試射遠程巡航導彈 精準命中目標

2021年9月13日

北韓上周末成功測試一枚遠程巡航導彈,金正恩並未到場觀摩。分析稱,這可能是北韓第一種具有核能力的武器,背後代表什麼意義?

Nordkorea Langstreckenkreuzfahrt Raketentest
北韓上周末試射一枚遠程巡航導彈。圖片來源: Yonhap/picture alliance

(德國之聲中文網)北韓官媒朝中社周一(13日) 報導稱,北韓已在上周末成功測試一枚他們所稱的新型「遠程巡航導彈」,並表示試射成功。分析認為,這可能是北韓第一種具有核能力的武器。

朝中社稱這些導彈是「具有重大意義的戰略武器」,在上個周末的測試中,飛行了1500公里,並擊中目標,落入該國領海。韓國官媒韓聯社報導稱,北韓當天公佈的其最大射程可以覆蓋日本大部分地區,與韓軍「玄武-3」型巡航導彈不相上下。

路透社稱,北韓所測試的巡航導彈並未被聯合國安理會明確禁止,通常安理會比較關注彈道導彈試射。韓聯社則分析,巡航導彈雖易於精確打擊,但其速度不如彈道導彈,搭載的核彈頭重量也需大幅減輕。

總部位於美國的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Carnegie Endowment for International Peace)高級研究員潘達(Ankit Panda)指出,該導彈是北韓首枚被明定為「戰略」角色的巡航導彈。並稱「這是一種常見的委婉說法,也就是有已具有核能力的系統。」

目前尚不清楚北韓是否已掌握,能製造小到能搭載在巡航導彈上的核彈頭所需技術,但金正恩今年曾經表示,開發小型炸彈是國家首要目標。

韓國軍方則未透露是否探測到北韓的導彈試驗,但在周一(13日)表示,目前正與美國合作,進行詳細分析。

美國反應

美國軍方的印太司令部(INDOPACOM)指出,它知道這些報告,並正在與盟友和合作夥伴進行討論。並在一份聲明中表示:「這一事件突出了(北韓)持續發展其軍事計劃,以及這對其鄰國和國際社會構成的威脅」。

北韓9月9日舉行國慶閱兵,罕見的選在夜晚舉行。圖片來源: KCNA/REUTERS

韓聯社指出,這是北韓今年第四次武力挑釁示威。此前北韓先後在美國總統拜登就任後的1月22日和3月21日試射巡航導彈,3月25日首次進行違反聯合國安理會決議的短程彈道導彈試射。

「重要軍力」

詹姆斯‧馬丁核不擴散研究中心(James Martin Center for Nonproliferation Studies)的導彈研究員路易斯(Jeffrey Lewis)指出,中程陸地攻擊巡航導彈的威脅不亞於彈道導彈,對北韓來說是一種相當重要的軍力。

路易斯在推特上說:「這是另一種系統,其目的是在防禦雷達下,或在其周圍飛行」。

分析人士稱,巡航導彈和短程彈道導彈可以裝備常規炸彈或核彈,在發生衝突時具有破壞力,因為不清楚它們攜帶的是哪種彈頭。

據稱,金正恩似乎沒有到場觀摩導彈試射,朝中社稱,勞動黨中央政治局常委兼書記朴正天到場觀摩。

時間敏感?

這次導彈試射,正發生在美日韓三國的首席核談判代表在東京舉行會議的前一天,另外,中國外交部長王毅也將於周二訪問首爾,與韓國外交部長鄭義溶會談。

拜登政府表示,它願意以任何外交手段實現北韓無核化,但沒有表現出放鬆制裁的意願。美國北韓特使金成(Sung Kim)8月曾在首爾說,他準備在「任何地方、任何時間」與北韓官員會面。

北韓與韓國今年7月重新啟動中斷一年的熱線電話,為雙邊打開重啟談判的希望,但隨著美國及韓國於8月舉辦年度軍演,北韓已單方面停止接聽電話,平壤曾警告說這可能引發安全危機。

出席閱兵非金正恩?

另外,日前金正恩出席閱兵儀式,引發日本媒體質疑是否是本人,引發討論。金正恩9月9日深夜出席建政73周年的閱兵儀式,有日媒引述專家看法稱,金正恩一共有12名替身,當天現身閱兵儀式的並非金正恩本人,而這也透露出北韓內部政局緊張的真實情況。

中央社引述《日本東京體育網》報導稱,金正恩在儀式上的模樣與往常不同,因生病減重而減掉逾40公斤,且肌膚光澤宛如20多歲年輕人,這使外界對金正恩是否是本人出席議論紛紛。

曾任韓國國防部北韓分析官的日本拓殖大學主任研究員高永喆向日媒表示:「金正恩有12名替身,至今曾有很像金正恩的替身登場過,但這次的替身完全不像,這是第一次有這麼不像的替身登場」。

報導也指出,9日的閱兵也出現與往常不同的情況,例如按照慣例會亮相的新型導彈或武器都沒出現,且金正恩身上穿的不是軍服,而是罕見地穿西裝打領帶。

(路透社、法新社、韓聯社、中央社等)

© 2021年 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